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行业
知联社2年前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当下的网络品牌保护正处于一个瓶颈状态,合作、沟通、控告、又再合作,网络品牌保护始终就像「打地鼠」一般。”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供稿:CSC数字品牌服务

作者:Alban Kwan CSC数字品牌服务东亚地区总监


当下的网络品牌保护正处于一个瓶颈状态——这是笔者从业十余年的判断。行之已久的保护方法一直都没有变,但互联网在结构、接入方法和政策上却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合作、沟通、控告、又再合作,网络品牌保护始终就像「打地鼠」一般。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想打破这种瓶颈状态必须要从根本着手,尤其是一些旧有的规律,要了解并敢于破而后立。在有幸接触到品牌方、服务商和平台方的看法下,笔者愿结合三方观点并寻找突围方法。


品牌保护瓶颈:商业模式的瓶颈


品牌方VS服务方VS平台方

发生品牌侵权时,维权成本相互转嫁的恶性循环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据观察,品牌方和平台方或多或少会以「谁的责任」来理解品牌保护。例如在平台上发现侵权货品,品牌方自然觉得平台有责任把它下架。大部分平台接受这种责任,但同时也会觉得举证的责任属于品牌方,由于对责任的不同理解引起了一些争端。而在现实商业世界,品牌保护本质是“成本”(Cost)的权衡。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品牌方追求平均投诉成本下降,平台方则追求个案处理成本的有效控制。两者都是要提升「投资回报」(ROI),但在侵权行为频繁下双方成本却都在增加,导致商业模式演变为成本的相互转嫁:


1、品牌方→服务商


为效益提升,品牌方把成本转嫁给服务商,服务商因而要尽量增加投诉量和降低自身成本。商业压力带来两个负面趋势: 


  ▲第一,投诉内容模板化以增加投诉量;


  ▲第二,第二,品牌保护团队变成一种「血汗工厂」模式的操作以降低成本,最终导致投诉质量的大幅下降。


2、服务商→平台方


投诉质量降低使成本再转嫁平台方。在一次的ICANN会议中,全球最大的零售域名注册商GoDaddy承认他们能处理的投诉只占总投诉量的7%。


3、平台方→品牌方


平台也要管控成本——提升投诉处理效率,或透过收紧规例,将举证成本转嫁回品牌方。提升处理效率有限度,却最终令投诉更加困难、成本被转嫁回品牌方,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CSC如何应对?


要突破这个瓶颈,笔者认为要诀在于:


▲首先,平台、服务商和品牌方三者必须利益一致、互为伙伴、通力合作,把维权成本转嫁给侵权者,或者把成本有效吸收。


▲其次,构建这种能吸收而非转嫁成本的伙伴关系。


品牌保护瓶颈:合作模式的瓶颈


品牌方VS平台方+服务商合作模式下

维权服务、人力、技术的束缚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在伙伴关系上,近年平台方推出的「品牌合作计划」是比较有效的品牌保护策略。笔者认为这是整个行业的一大进步,平台和品牌不再是互相指骂的对象,反而成为合作者。其中笔者特别要指出以「诚信」为衡量标准的计划非常重要,这是把品牌保护带回正轨的基石。


但是在现有的品牌合作计划当中有几点问题:


①在整个合作模式中并未能充分厘清服务商的新角色,绝大多数品牌都还需要倚赖服务商。


服务商本身带来的价值有一些是无形的关系网络,有一些是有型的侵权投诉服务,现在因为直接合作使服务商的角色越发功能性和功利。服务商为了争取客户,不断把价格下调,有一些甚至还可无限量进行维权。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② 建立整个品牌合作计划本身就有一个昂贵的成本。


品牌方要建立和平台的关系,也要投入大量资源。当网络世界越加复杂,平台越来越多时,品牌方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耕耘这些关系。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③ 侵权行为是灵活的,也是无孔不入的。


侵权不会存在在单一平台上。健全的合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能够有效分享资料和数据。在现行的合作模式下,数据储存在各平台中,不能导出,也无法整合出大数据来有效地压制整体网络侵权行为。


CSC如何应对?


要解决第一和第二点,需要在整个合作模式中充分厘清服务商的角色,并且其角色必须能解决上述成本转嫁的问题。服务商可承担起降低平台治理成本的责任,因为他们应是专业维权者,受过品牌客户的训练,也对平台要求、法规和流程都有着深厚的知识。


假若品牌方能以质量而非数量去衡量服务商的品质,那服务商便没有商业诱因去作出低质投诉。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服务商也可以有效降低品牌方的成本,关键在于整个合作框架中,服务商如何产生效益提升。笔者认为服务商应该重新担负起与平台建立关系的职能,并且以「诚信投诉者」为核心价值。 


「诚信投诉者」(Trusted Notifiers) 是ICANN社群正在大力推荐的概念,以投诉代理商为主体,其目的开宗明义就是要透过诚信代理商来减低平台治理成本。


Trusted Notifier若能与多个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经过评核能达到高水平的投诉就能享有一定便利,提升服务商的整体效率及降低其客户的成本。因服务商而非个别品牌成为「诚信投诉者」,故此服务商就可以把成本效益分散至多个品牌,从而再次降低平台方的治理成本。这样便能达致三者共赢,建立起良性循环关系。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但针对第三点问题,解决办法却与法规相关,这也引申出笔者想要谈论的第三个瓶颈——法规。


如果您想要深入这一话题,敬请阅读CSC数字品牌服务的下一篇《CSC深度观察 | 立法是否能解决互联网品牌侵权难题?》


如果您需要对您的线上品牌保护策略或监管策略进行全面分析,请点击“阅读原文”,我们的专家将尽快与您联系。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在企业域名、域名系统(DNS)、数字证书管理以及数字品牌和欺诈保护领域,CSC(即“CSC数字品牌服务”)是福布斯全球20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100强(100 Best Global Brands®)企业所信赖的优选提供商。随着跨国公司在安全性方面进行大量投资,“CSC数字品牌服务”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保护其数字资产。


“CSC数字品牌服务”可提供在线品牌保护——包括在线品牌监控及维权活动——采用完整方案来保护数字资产,并提供欺诈保护服务来打击网络钓鱼。通过利用“CSC数字品牌服务”的独有解决方案,公司可以安全地抵御针对其在线资产的网络威胁,从而帮助他们避免严重的收入损失、品牌声誉受损或由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政策而受到重大财务处罚。


“CSC数字品牌服务”成立于1899年,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亚太地区设有办事处。“CSC数字品牌服务”是一家可以在客户所在的任何地方开展业务的全球性公司,我们通过聘请每一业务领域的专家来实现这一目标。更多详情请访问cscdbs.com/cn


(原标题:CSC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供稿:CSC数字品牌服务

作者:Alban Kwan CSC数字品牌服务东亚地区总监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深度观察 | 谁在为品牌网络侵权负责?  ​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知联社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1875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31952.html,发布时间为2022-08-11 10:30:56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