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开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5年8月19日开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定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九日上午十时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四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康宁显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一审被告咸阳鑫福雪莹商贸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六日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IPO那些事儿#
华芢生物港股IPO:核心产品依赖单一成分 关键专利即将到期
8月15日,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 B(以下简称"华芢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及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作为2012年成立的生物制药企业,华芢生物专注于开发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为核心的蛋白质药物,重点布局烧伤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领域。公司当前管线包含两款核心产品Pro-101-1(烧伤治疗)和Pro-101-2(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以及八款早期候选药物。凭借重组人PDGF-BB(rhPDGF-BB)技术平台,其核心产品在中国PDGF药物研发进度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Pro-101-1已完成IIb期临床试验,Pro-101-2正在进行II期试验。
从财务数据看,华芢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但尚未实现盈利。2023年研发费用约3990万元人民币,2024年激增至9130万元,2024年前五个月研发支出已达3210万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44.4%。亏损规模同步扩大,2023年经营亏损约8190万元,2024年增至2.08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7240万元。
当前所有PDGF候选药物均以rhPDGF-BB为唯一活性成分,这种技术集中度形成双刃剑。虽然该成分已通过FDA认证用于糖尿病足治疗,但若在临床试验中出现安全性问题,将导致整个管线受阻。招股书披露,Pro-101-1在IIa期试验中出现3例严重不良事件,虽判定与药物无关,但未来大规模临床试验仍需警惕系统性风险。
核心专利保护期临近终结带来重大挑战。支撑PDGF管线的两项基础专利分别将于2024年7月和2025年11月到期,而正在审查的5项新专利申请尚未获批。专利到期后,仿制药竞争者可能快速涌入,削弱先发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3年与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共有专利的收益权归属虽已明确,但知识产权结构仍存潜在纠纷风险。(来源:金融界)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诺基亚起诉吉利、极氪、领克等专利侵权
据海外知识产权媒体 IP Fray 上周报道,诺基亚已对吉利集团及其旗下四大品牌 —— 极氪、领克、路特斯及 Smart—— 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波及吉利在欧洲 18 个国家的 32 家分公司。
涉案专利聚焦蜂窝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包括 EP3799333(4G / 5G 前导序列分配)和 EP4090075(5G 波束切换技术)等核心专利,理由是蜂窝技术在车辆中的未经授权使用。
据悉,诺基亚在诉讼中祭出的核心专利 EP3799333,此前也曾用于起诉 OPPO、vivo 等中国手机厂商。OPPO、vivo 均已在 2024 年和诺基亚签署 5G 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诺基亚在给 IP Fray 的声明中表示:“吉利多次拒绝我们公平合理的专利许可协议提议,这使吉利在已获得许可的竞争对手面前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法律行动。我们仍然愿意进行善意谈判。”(来源:IT之家)
美监管机构初步裁定京东方侵犯三星商业秘密,京东方将申诉
围绕美国337调查,三星显示和京东方持续鏖战。近日,“美国对京东方开出进口禁令”等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据了解,这缘起于7月中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的一项初步裁决,认定京东方在部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上侵犯了三星显示的商业秘密,但这并非最终结论,各方均在等待终裁结果。
一名熟悉京东方的面板行业人士对财新称,针对初裁,京东方内部已明确会积极申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财新就上述进展向三星显示、京东方发出问询。截至发稿,两家企业均未作出回应。(来源:财新网)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河南2025年度高级知识产权师评审使用标准:55分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20〕1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单独划定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我省2025年度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专业“高级经济实务”科目的评审使用标准均为55分(试卷满分100分)。达到55分,通过考试资格审查,可在本年度内申报相应职称评审;达到60分,通过考试资格审查,可在5年内申报相应职称评审。
2025年8月14日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湖南省有效注册商标近130万件
从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有效注册商标达128.95万件,同比增长8.1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7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把加快商标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局省共建知识产权强省的重要任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湖南省商标注册审查审理重大需求沟通机制,对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在商标注册中的重大需求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
同时,印发《湖南省重点商标护航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支持重点商标品牌做大做强十条措施,在强化重点商标与字号联动保护、加强重点商标监测预警、提供定制化个性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为推进全省商标品牌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来源:华声在线)
#知识产权那些事儿#
关于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有关事项的提示
为加强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管理,即日起,办理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的,应当按要求填写并签署新版《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承诺书》,并在知识产权代理管理系统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界面上传原件扫描件。
《专利代理师执业备案承诺书》模板下载地址:https://ggfw.cnipa.gov.cn/poam/txnqueryDowload.do
2025年8月13日
(来源:知识产权代理管理系统)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印度发布2025年专利规则修正草案
2025年7月18日,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局(DPIIT)在《官方公报》上发布2025年专利规则修正草案。此次修正案旨在落实印度2023年颁布的《Jan Vishwas法案》,即通过“非罪化”和“信任导向治理”优化营商环境。该修正案拟增内容包括通过电子表格提交投诉和上诉申请、在线上进行调查和罚款的执行与管理。目前,DPIIT针对该修正案公开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7日(自公布起30日内)。
2025年修正案主要亮点:
(1)新增电子表格:以简化提交和数字化裁决过程。
(2)权责界定:规定负责管理处罚裁决制度的两个主要机构,及其权力和责任。①裁决官:由印度中央政府任命,负责调查投诉、评估证据及判处罚金;②上诉机构:有权维持、修改或撤销裁判官的裁定。
(3)电子化程序:所有程序性活动均以电子方式进行,包括调查、听证、通知发送、文件提交和上诉,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文书工作。
(4)罚金管理:所有罚金收入均缴入印度统一基金,以确保财政透明。
(5)时效规定:上诉期限为裁决下达后30日内。
2025年修正案中的待完善事项:
(1)裁决官任职标准缺失:未规定裁决官的法律资质、裁决经验或独立性保障机制。
(2)上诉处理时限模糊:未明确规定上诉审理周期,可能导致程序拖延。
(3)投诉门槛不清晰:线上投诉缺乏证据标准或滥用防范机制。
(4)无罚款额度标准:裁决官可自由裁定罚金额度,但缺乏考量因素或梯度标准。(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作者:casipr 编译:周朝梅)
韩国美国争夺儿歌《鲨鱼宝宝》版权,韩国最高法院驳回美作曲家诉讼:“未抄袭”
韩国最高法院近日维持下级法院判决,驳回美国作曲家乔纳森·赖特(对外用名“约翰尼·奥恩利”)对全球流行儿歌《鲨鱼宝宝》(Baby Shark)的版权主张,裁定韩国教育机构“碰碰狐”公司并未构成抄袭。
2019年3月,赖特在韩国首都首尔起诉“碰碰狐”公司(原名“聪明学”公司)2015年推出的歌曲抄袭了他2011年的作品,索赔3000万韩元(约合21700美元)。不过,韩国法院2021年一审、2023年二审均驳回了赖特诉求,认为不足以认定“碰碰狐”公司侵犯了赖特的版权。
在韩国最高法院宣判当天,“碰碰狐”公司向美联社发送一份声明,表示该公司2015年制作的《鲨鱼宝宝》儿歌版本改编自一首没有明确版权的北美传统歌谣,且该公司通过加入“欢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才让这首儿歌风靡全球。
赖特的作品发布于2011年,也是改编于同一首传统歌谣。韩国法院认为,赖特的改编与原来的歌谣差别不大,不够“适用于原创作品的版权保护”,而且“碰碰狐”公司的改编与其有明显差别。
《鲨鱼宝宝》2015年发布后,根据这首歌曲制作的《鲨鱼宝宝舞》视频在视频网站优兔迄今已有超过160亿次点击,还曾登上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单,位列第32名。
“碰碰狐”公司文件显示,“鲨鱼宝宝”系列产品仍是该公司关键资产,2025年上半年创收451亿韩元(约合3260万美元)。(来源:IPRdaily综合新华社、北京日报都视频)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晨报#河南2025年度高级知识产权师评审使用标准:55分;美监管机构初步裁定京东方侵犯三星商业秘密,京东方将申诉(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