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专利权不是“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投稿
纳暮2025-07-17
专利权不是“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专利制度的本质,是一份交换协议。”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黄小栋
栏目支持:黄小栋知识产权商业思维


640


有些专利申请人习惯在权利要求中使用“内部代号”或“专属型号”,看似高深莫测、仿佛掌握了不可外泄的独门秘籍。但别忘了,专利制度可不是情报游戏,而是一场用“公开”换“保护”的交易。你要国家给你权利,那就得把技术说明白,讲清楚,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你猜猜我是谁”的谜语陷阱。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哪怕你写得再复杂、再高级,只要公众看不懂,技术方案不清楚,你的专利就可能被宣告无效。这不是游戏结束,这是权利归零。本案已被载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4)》,作为权利要求不明确典型案例之一,明确强调说明书“说清楚”的基本义务。

这起案件,围绕着两个神秘代号——“SAM910”和“SAM900”。别小看这两看似普通的编号,它们最后把整件专利送上了“无效”的终点线。


Part.1
两个“神秘型号”,引发专利生死之争


涉案专利(ZL2016102930856)的名称是“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飞机零件拉形模具的制造方法”,由沈阳中某公司于2016年申请。权利要求中多次提到“SAM910树脂”和“SAM900树脂”,看似专业、工艺关键,实际却疑点重重。

为什么?因为说明书中完全没有解释这两个型号到底是什么。

- 是热固性还是热塑性?
- 是现成材料还是自研配方?
- 有哪些组分、性能参数、应用条件?

通篇说明书只字未提,仿佛默认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但专利法不是写给“自己人”看的,而是写给全社会的。

于是,无效请求人欧某航空公司提出异议:写法模糊保护,公众无法理解到底保护了什么。


Part.2
最高法的裁判要点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终审判决,用非常明确的话给出了三点结论:

第一,无法准确判断,无法确定。

最高法指出,“SAM910树脂”、“SAM900树脂”既非公知技术术语,也未在说明书中公开技术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它们指的是什么材料,是否能实施。因此,对于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自然无法确定。

第二,市场销售 ≠ 说明书公开。

专利权人辩称,他们早就在市面上销售这些型号的树脂材料,并提交了发票、合同、协议等证据。但法院明确指出:最多只能表明该部件的来源,而并未披露该部件的结构或组分等信息,市场行为不能替代说明书的公开义务。如需享受法律保护,须在法定文本里明确。

第三,补材料,无法弥补之前缺失。

专利权人二审期间还提交了大量材料想“补课”,但最高法并不认可。理由是:这些证据一部分晚于专利申请日,另一部分则无法建立型号与技术方案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就是——无法弥补说明书未披露的硬伤。

综上,最高法认定:权利要求采用了说明书含义不确定的用语,导致无法确定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依法应当宣告无效。


Part.3
实务提醒:写型号,要解释清楚


这类“型号模糊”问题并非个案,特别是在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些技术人员或者代理人习惯直接用内部代号、商标名、产品名来描述关键原材料。一方面出于“保密”考虑,另一方面也有“专业人士一看就懂”的心理预设。

但专利文本不是公司年报,也不是朋友圈分享,更不是圈内人看的“行话白皮书”。

它是一份对全社会公开的法律文本,必须做到:
你写的内容,别人能理解;
你说的术语,别人能实施。


如果一定要用型号或代号,那至少要把它的技术内涵在说明书中写明白,比如:
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有哪些典型物化参数?
在什么工艺中可以使用?
替代材料是什么?适用范围在哪里?

否则,一个不起眼的“型号”,就可能让整件专利失去法律效力。


Part.4
专利不是展示玄学,而是讲明技术


专利制度的本质,是一份交换协议。

发明人把技术成果公开,国家才赋予其一段时间的独占权利。这不是谁施舍谁,而是一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制度契约。

但契约想成立,前提得是“说得明明白白”。申请人得让社会知道专利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技术方案,别人才能遵守你的权利边界,也才有可能尊重你的创新价值。

一旦说不清楚,写得模糊,那就是“设局”而不是“立规”,是“搞谜语”而不是“交技术”。

所以,别再让专利变成一场“你猜我是谁”的游戏。别在说明书里搞“神秘设定”。技术不是魔法,写清楚才是最大的诚意。

请记住:

写专利,不是遮掩,而是说明;

不是说“你懂的”,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懂;

语言,不是门槛,而是桥梁;

公开,不是风险,而是最强的保护伞。

这是我们所有技术人、代理人、法务人共同的底线共识:

用清晰换尊重,用明白换保护,写得越清楚,专利越值钱。


栏目支持

知识产权商业思维

640

欢迎更多感兴趣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加入我们!


(原标题:专利权不是“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黄小栋

栏目支持:知识产权商业思维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专利权不是“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今日报名截止!寻找2024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40169.html,发布时间为2025-07-17 11:44:53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