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思拓凡与百林科对簿公堂。”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在生物制药这一高壁垒领域,专利不仅是创新的护盾,更是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争夺话语权的关键砝码。当前,国际贸易环境趋紧,关税壁垒持续高筑。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关税大幅提高使得企业成本增加,叠加供应链本土化政策推动,这一局面客观上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带来了机遇,加速了国产化替代的进程。
2025年3月,全球生物技术巨头思拓凡与国内企业百林科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引发了行业的关注。
思拓凡与百林科对簿公堂
图源:企查查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2025年3月6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生物制药领域的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案号:(2025)苏05民初195号】。
原告方为全球生物技术巨头思拓凡(Cytiva)瑞典有限公司,被告方包括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百林科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百林赛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据了解,涉案专利具体内容尚未公开,但业内依据双方业务领域推测可能涉及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等关键工艺设备技术——这是生物制药生产中的核心耗材,直接影响药物生产的效率与安全性。
该案件已开庭审理,一场围绕专利权益的交锋就此展开。
回顾:双方往昔专利诉讼
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思拓凡近年来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动作频频。
2020年,思拓凡起诉格隆(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两项免疫球蛋白相关专利。这两项专利分别是“一种突变的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专利号:ZL201110407855.2)和“一种突变的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专利号:ZL03806793.5)。
经过法院审理,思拓凡最终成功获得总计200万元的赔偿。
2023年,思拓凡在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的关键时期,分别就“柱装填方法”(专利号:ZL200980103252.4)和“色谱柱”(专利号:ZL200580037990.5)两项专利,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两起诉讼,索赔总额超千万元。
就“柱装填方法”专利案而言,一审法院驳回了思拓凡的诉讼请求。对此结果,思拓凡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尚未作出二审判决。
而对“色谱柱”专利案,一审法院认为汉邦科技构成侵权,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思拓凡340万元。但双方均对该判决结果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与此同时,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审查也在同步进行。
“柱装填方法”专利被宣告维持有效,为后续诉讼保留可能。“色谱柱”专利权则被宣告全部无效。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了“色谱柱”专利案的一审判决,并驳回了思拓凡的起诉。
思拓凡与汉邦科技的专利纠纷仍在继续。2024年9月,思拓凡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再次起诉汉邦科技,指控其侵犯“分离介质浆料罐”(专利号:ZL200980125060.3号)专利,并索赔共计600万元。目前,这起案件还未开庭审理。
而此次被诉的百林科,在过往的公开信息中暂未搜索到专利纠纷记录。然而,此次诉讼也暴露了国内本土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国产化替代并非简单的技术复制与市场扩张,国内企业在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中,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避免潜在侵权风险。
生物制药企业的竞争较量
思拓凡,前身为GE医疗生命科学,是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生物技术公司。思拓凡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其一次性技术领域产品在行业内占据显著的市场份额。目前,思拓凡在中国设有两大生产基地及上海科创中心,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产业布局,成为推动生物制药行业国产化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百林科则是国内一家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工艺解决方案的企业,从事疫苗、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生物制品关键工艺设备与耗材的研发和制造。其产品线涉及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过滤系统及配套耗材等。
此次思拓凡起诉百林科的专利侵权诉讼,不仅是生物制药行业专利博弈的缩影,更为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格局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在专利保护与行业协同间寻求平衡,才能推动全球生物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国产化替代是机遇更是挑战,必须坚守知识产权底线。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国产化替代绝不是侵权的借口,尊重知识产权、秉持公平竞争原则,坚持自主创新,持续为客户、为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国内企业在这一进程中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案件后续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原标题:生物制药领域专利博弈战!思拓凡起诉百林科专利侵权)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生物制药领域专利博弈战!思拓凡起诉百林科专利侵权(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