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进入“造车时代”,专利给了手机企业勇气

专题
阿耐23天前
进入“造车时代”,专利给了手机企业勇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手机企业入局‘造车’在多方推动下已成定局,那他们依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章之禅


手机与汽车,曾经两个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行业如今频频互动。4月份盛极一时的小米SU7再次将“手机企业造车”的话题点燃,成为了近期市场讨论的热门话题。2024年,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大平台发布了《2023汽车发明专利排行榜TOP50》[1],上榜的除了传统的汽车企业之外,华为、小米、OPPO等一些手机企业同样榜上有名。


手机企业造车,需要大胆尝试


要说当前最“内卷”的行业,新能源汽车必然是当仁不让。不仅有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新能源赛道,更是有手机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手机企业进入汽车赛道是技术、市场、用户三方推动的结果[2]


首先,汽车行业被视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所有工业部门的大集合。可以说,汽车行业有着非常高的技术专业门槛。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汽车行业不再局限于单线的技术革新,而是逐渐进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竞争”阶段。那么不同于传统汽车的高技术门槛,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降低了造车的技术难度,给手机企业提供了机会。


早在2021年,手机厂商“造车”的各种传闻就络绎不绝。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1428万台,其中中国占据了63.5%的市场份额,销量达到887万台,继续大幅超越欧洲和北美洲的销量[3]。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手机企业出于市场的考量成为造车新势力便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像“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庞大的用户基础,用户对于它们造车的期待值很高,这也有助于手机企业大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手机企业入局“造车”在多方推动下已成定局,那他们依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专利给了手机企业造车的勇气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体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手机企业的造车口号喊得响亮,但是否“有实力”真正造车,还需要看看手中的专利是否过硬。


2014年,有报道称苹果内部立项“泰坦”,开启了苹果公司的造车之路,雄心壮志地想要打造出惊艳的自动驾驶汽车。2024年,彭博社等外媒报道称苹果已取消电动汽车项目,将团队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结束长达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计划。在造车的十年间,苹果投入超100亿美元,为造车申请了众多专利。在软件方面,“CarPlay”车载智能系统就是苹果入局汽车领域的代表,此技术可以最简单地提升汽车智能化,具有相当的实用性,是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功能之一。而在硬件技术上,如今用于Vision Pro的多项涉及虚拟现实的专利,最初都被设想应用于汽车之中,包括“增强虚拟显示技术”、“沉浸式虚拟显示技术”、“增强的虚拟仪器技术”等。在最具雄心的自动驾驶方面,苹果公布过“汽车将搭载各种具备感知功能的侦测器”、“隐藏式使用者界面”“主动悬架系统”等多项未落地的专利[4]


同年,乐视手机的创始人贾跃亭也开启了他的造车之路。乐视汽车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F),在中国和美国布局了多个工厂和研发中心。造车以来,乐视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超过1000项汽车相关的专利[5],围绕互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方面进行了专利布局支撑乐视汽车的研发。尽管乐视汽车先后推出乐视超级汽车、乐视超级汽车Pro、FF91、FF81四款汽车,但无法大规模量产的状态使他的造车仍然还是一个梦想。


2021年之后,市场、技术各方面更加成熟,华为、小米、魅族等手机企业便纷纷在汽车行业采取行动,以不同的姿态入局汽车行业[6]


华为选择的不是直接造车,而是帮车企造车,通过标准零部件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模式为车企赋,成为新型汽车供应商。华为与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汽车企业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多款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去年年底推出的问界M9可以说是华为参与造车的最新科技体现,其中“华为智能驾驶技术、华为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途灵地盘、智能电控系统、全液冷超充技术、智慧大灯技术、AR-HUD车载显示技术、光场屏技术、DriveONE黄金电驱电机技术”被称为M9十大核心黑科技[7],每一项黑科技背后,华为都用专利加持护航技术的安全。例如“驾驶预警方法和装置”、“一种车辆转弯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基于视觉补偿图像的防晕车方法、装置和系统”等专利的公布都得到了很大的关注量。在企查查中以“车”为关键词搜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信息,可查询到1038项相关专利。当然,华为在造车中申请的技术专利肯定不仅于此。


小米则官宣自主研发智能汽车,致力于打造移动智能空间,以手机厂商的身份直接整合供应链造车。小米SU7的问世之路同样有上千件专利加持。在电池方面,小米自主研发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实现高效集成和长续航,公开包括“数字车钥匙”、“无线充电方法”等多项的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成立了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实现小米澎湃OS、智能座舱系统、跨端智联等多项技术,公开“自动驾驶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等专利信息。截止2024年4月10日,小米汽车可查询到相关专利申请总数达到1209项,涉及自动驾驶、整车设计、动力系统、大数据与云计算、充电设备和智能座舱六个领域[8]


魅族则是融入传统汽车吉利汽车体系,成立星纪魅族驶入智能汽车赛道。背靠中国汽车行业领头羊吉利,魅族的造车逻辑是高度定制化与生态赋能相结合,要用吉利的制造力、吉利浩瀚架构、魅族的车机系统Flyme Auto等几个部分共同完成造车计划[9]。魅族在探索车机系统的过程中,申请公开过“车辆落水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基于驾驶车辆的自动接管方法及系统”等专利备受瞩目。


除此之外,OPPO、VIVO均曾申请公开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等与汽车相关的专利。在业内来看,大大小小的手机企业几乎都现身汽车赛道,传统车企的“诺基亚时刻”似乎已经到来。手机企业用一项项专利闯入这一行业,证明了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赛道的下半程。


汽车智能化躲不开的知识产权风险


过去十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全球专利开放许可到专利大战频频发生的过程。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锂电池领域专利诉讼已然打得热火朝天,那么新能源汽车在进入下半场智能化阶段会面临什么知识产权风险呢?


自动驾驶、语音交互成为了汽车智能化的热门宣传词。要想汽车实现这些智能化功能,绕不开的就是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而这些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大多数掌握在通信企业手中,传统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延伸至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由于传统汽车行业与手机通信行业在专利许可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合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诉讼逐年增加,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问题已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与国际相比,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专利布局劣势明显,专利布局时间晚,原创专利稀缺,极易遭遇专利壁垒的风险。同时,苹果曾同奥迪、宝马、三星、高通等跨国企业制定了首个智能手机与车辆交互的数字密钥1.0标准,中国汽车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缺乏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不合理高额专利许可费[10]


为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主动进行标准必要专利研究,强化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突破现有的许可框架,积极打造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国模式”[11]


如今,华为、小米等掌握通信技术的手机企业跨界造车,或许会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问题带来一些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卷”出新高度,如何应对智能化道路上的知识产权风险,是一个值得持续期待的话题。


新知讨论会


致力于察觉和挖掘行业内知识产权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希望与业内大咖,名企ipr深度交流,邮箱为zhangyan@iprdaily.com



参考来源:

[1]手机厂商All in造车?汽车专利排行透露重要信息https://www.sohu.com/a/754218356_121119003

[2]中国经济网

[3]“希望今年别再卷了”,智能汽车从业者的新年愿望https://www.tmtpost.com/6932446.html

[4]苹果汽车被放弃,那么多专利该怎么办?https://mp.weixin.qq.com/s/VV8hUt_jkyNnrF2btzYsgA

[5]花了220亿,生产了4辆车,贾跃亭大喊“冤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698816339328924&wfr=spider&for=pc

[6]从融入车企体系到独立造车:华为小米魅族手机造车之路分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280940282224127&wfr=spider&for=pc

[7]华为智能汽车十大黑科技,遥遥领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046372934924129&wfr=spider&for=pc

[8]小米汽车投资矩阵与专利分析https://mp.weixin.qq.com/s/z7-JDsqTUbTJv7TxgToKrQ

[9]魅族官宣进军建造车!智能手机厂商转型造车,宣称比华为更懂汽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904057241524986&wfr=spider&for=pc

[10]赛迪观点丨从苹果布局造车专利看我国智能网联车产业的知识产权风险https://www.cena.com.cn/industrynews/20210808/112742.html

[11]智能网联汽车面临标准必要专利重大风险http://www.cnautonews.com/zhinengwl/2022/09/21/detail_20220921352954.html


(原标题:进入“造车时代”,专利给了手机企业勇气)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章之禅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进入“造车时代”,专利给了手机企业勇气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进入“造车时代”,专利给了手机企业勇气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096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37098.html,发布时间为2024-05-26 16:10:31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