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彭中天:大数据时代版权产业面临三大难题

版权
阿耐8年前
彭中天:大数据时代版权产业面临三大难题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彭中天:大数据时代版权产业面临三大难题


我实际上是做金融和投资出身,最近十年,返回来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做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想从我个人的角度,汇报一下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文化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模式


谈到经济,实际上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经济失速下滑的时期。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从08年开始的衰退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在用传统的周期理论研究和解释它,试图找到提振经济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一个情况。这场危机,实际上宣告的是人类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所建立的整个增长方式的终结。也就是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释放的红利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正在枯竭。8年过去了,一直说在恢复企稳,但实际上到现在都还没有这个迹象,甚至是越来越糟糕,所以不是简单的经济周期的概念。


实际上红利枯竭的苗头早在9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随着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加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启动全面的改革开放并加入WTO,这种红利又被人为的延长。中国所蕴含的市场和劳动力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置入了一台强劲的发动机,瞬间消化了西方社会的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问题。与此同时,这种转动又带动了资源价格的上涨,所以有了俄罗斯、巴西这种以资源输出为主的所谓新兴经济体。这实际上就是过去20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


基于这样一个判断,面向未来,我们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找到一种新的资源来支撑新的增长。美国实际上现在也在寻找。依托在上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保持下来的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等这些优势产业,再结合新技术,实际上他们也在找融合点和爆发点。


而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认清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在现在这种中美即合作又竞争的格局下面,中国的方向在哪里?我认为大致有两条路必须要走。第一条,是全球的并购整合,并购整合的主要对象是欧洲和日本。实际上就是拿国外比较成熟的工业积累的成果,与中国的产业和市场结合,来弥补中国没有走完的工业现代化道路。因为中国这台发动机实际上还应该再转一段时间,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其实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是十分危险的。这个国内的很多优秀的企业集团已经在做了。


第二个,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比较优势,在这种优势和现在的经济之间寻找融合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那我们中国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独特的资源积累是什么?就是文化!而且也只有文化!这是我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


文化经济的核心是版权


中国要发展文化经济,那怎么理解文化的含义?因为文化是一个虚拟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突然成为经济的一股推动力量,不好理解。其实这就需要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来做比较。


从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工业经济的主要模式,实际上就是以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作为手段,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文化经济,是建立在后工业时代,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再以文化资源作为动力,与现有的产业形态相嫁接,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向需求。文化要素是可以和任意一种产业形态相嫁接的一种要素,从而提升它的价值链,降低资源消耗。所以我对文化产业的提法一直不敢苟同。第一,它的产业边界比较模糊,很难界定;第二,对文化在未来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明显低估;第三,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觉得可以用产业化的方法来实现它。实际上它不是现有的工业经济范畴下的一个产业门类,而是承接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


这是我对文化经济的理解。那文化经济的核心是什么?从政府层面、从制度层面发展文化经济,如果要抓一个提纲挈领的东西,应该抓什么?这个抓手实际上就是版权。为什么是版权?从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在逻辑讲,我们知道产权是基础,第一要素、也是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没有产权,就没有市场经济。所以要发展文化经济,首先要确立文化产权。而版权恰恰是文化产权中无形资产的主要构成与共性所在,是最重要的一种体现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代表性的法律符号。


我们知道工业经济的产权主要体现为公司的股权,股权的更高一级形态,就是资本市场。就像资本市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一样,版权未来也会成为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


运用产生价值


版权与股权的不同之处在于,版权的经济价值在使用中产生,不交易不使用就没有经济价值,反过来使用越多价值越大。所以我提出的概念就是“守版权之正,出经济之奇”。这里面包含四个概念,版权与经济,守正与出奇,浓缩起来讲就是两个字:“文化”。


古人造字很有讲究,文化在今天是一个词,其实是两个概念的组合,“文”代表内容,尽管它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就是版权;“化”是传播,是转化,是运用,是推动,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经济行为。这两者之间“文”是正、“文”是本,“化”是变、“化”是用。所谓文脉似水,化动如烟是有深刻哲理的。水讲来源,讲传承与积淀,化讲传播、扩散与变化。


“文”有价值,要靠“化”来实现,而且越是运用越有价值。所以我刚刚说文化经济是一种新的增长模式,因为它不仅不消耗资源,而且还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不断增值。


比较中美“文”与“化”,我们国家是“文”有余而“化”不足,我们守着5000年的文矿,却只“化”出少的可怜的文化产值。而美国恰恰相反,它是“文”不足而“化”有余。一个米老鼠的卡通形象硬是化出了上万亿的商业奇迹,甚至他敢来“化”你的“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差距,也预示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传统业态下版权使用的困惑


但是在传统业态下,我们在运用版权的时候,又常常面临很多困境。而且很多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解决的,不经济。


这是因为版权主要是私权,是发散的,概括起来就是:点多、面广、难管理。所以在传统业态下做版权运用,第一个问题是确权难,而确权是使用的前提。不确权就没有办法运用,不运用就没有价值。第二是定价难,所以紧接着带来第三个问题就是交易难。这“三难”基本上就堵死了版权普遍运用的可能。


但是社会不会因为版权使用不畅,就不使用或者不创造版权。实际上使用和创造无时不刻不再进行,所以全社会的版权使用和保护处于无序的状态。那怎么把这种无序的状态变有序,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版权市场的业态做个梳理的话,实际上层次就比较清晰。这个市场的基础是各类版权的创作和生产,最上面是版权的使用和保护。这是两端,是多对多的,而中间这一层,恰恰就是版权的转化,交易和定价等包括在内。眼下的版权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全民创作、全民使用的特点,两端实际上呈现供需两旺的景象,但中间的转化环节恰恰是瓶颈。所以我把它比喻成一个沙漏型的市场:一方面大量沉没版权亟待开发利用;一方面大量内容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是机遇。但在传统业态下,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面对这种多对多的需求,物理的容量它总是有限的,而且这种需求还总在变化。所以需要我们创新业态,只有通过大数据和新的科技的运用,将版权数字化,然后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版权的认定、集中、分类和推广运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所以说这次贵州在这么多的选项里面,选择“版权”和“大数据”这两个核心关键词作为突破口,足见其战略眼光和高度。


大数据条件下的机遇


近年来我们探索了版权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条件下的交易形态的创新,推出了版权云平台、个人版权银行以及版权印;我们尝试了版权与消费金融的结合,推出了战马消费劵;我们致力于版权、物权与科技的结合,推出了全新的“一头猫”艺术社交与生态重建平台;我们让版权与交易结合,全国首创艺术家公盘,艺术家的作品以版权为核心,以保真为前提,在公开巿场交易与定价;我们让版权与大众消费结合,开发了众多艺术衍生品和热销品。


版权印、版权币、版权银行到版权云,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探索。主要想解决的就是刚刚说的“三难”,确权难、定价难和交易难。


我们开发的版权印,主要解决版权确权的问题,是一个互联网版权快速授权平台,主要满足互联网业态下市场对于版权的即时性的需求。它将作品信息、载体信息、版权信息、授权规则、价格等进行统一封装,以图标、代码、链接、二维码、数字水印等各种数字化的形式与作品紧密绑定,使得版权信息在作品发布、流转和交易的过程中实时可见、可查和可用。版权所有者可以通过版权印宣誓自己的权利、制定授权规则和价格,使用者可以方便的按照规范来使用。然后我们主要起到一个监督、规范并提供支付通道的这么一个作用。


借助于版权印的确权功能,我们又推出了版权银行,变单纯的确权为托管。创作者将自己的版权托管给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我们来帮你推广运用,发挥它的价值,同时提供保护。但有人使用了你的版权后,通过我们的支付系统,你们及时得到收益。而且相比你自己去交易,可能得到的收益更多。版权银行配合虚拟的版权币,提供了这么样一个功能。当然这是基于我们自身的一个信用。


版权银行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进化出了“版权云”的概念。就是在数字环境下,汇聚版权内容资源、版权分发渠道、专业版权服务和各类版权开发应用的一个开放式服务平台。实际上就有点类似于一个交易所的概念,当然是一个初级形态。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文化资源具有种类繁多、权属复杂、海量、发散、轻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较差等特点,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一个公开的要素流转市场,让优质的文化资源、大量的社会资本和各种相关的专业人才在特殊的平台上聚集融合,进而裂变出巨大的经济能量。这是一种刻意的制度安排。


就像刚才说的,在工业经济下,产权的一般形态是公司股权。股权的更高级形态,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经济除了起到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定价,通过大量、多次的反复交易,最终形成一个价格。那这个价格就赋予了股权以资产的属性。因为这是公开市场的流通交易中形成的,是被所有人认可的。而且大家注意,股票,相比债券、票据这些金融资产,流通限制和流通成本最少,不依赖于交易对手的信用,所以它成为一种仅次于货币的金融资产。


建立“版权云”这样一个市场,他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海量的、反复的交易,来为版权进行定价。传统业态下的版权交易多为买断式的。一次性买断,定价不合理。而借助版权云这个平台,利用数字化作为手段,大量版权交易的集合,最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市场,通过连续不断的交易形成一个大数据,最终形成中国文化资产的一个定价权和话语权。两权在手,中国的文化安全就有保障。


所以,说到底,文化要素交易平台最重要的功能是加速文化要素跨地域、跨领域、跨所有制的快速流通。可以不夸张的说,流通是促进体制改革最好的良方,流通是理顺产权关系最好的方式,流通是发现文化价值最好的手段,流通是调动社会资本最好的工具,流通是化解风险最好的对策,流通是文化要素转化最好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易平台就是文化经济的孵化器。通过鼓励创新,从而不断产生新的价值;通过产权登记,保护人们创造价值的积极性;通过资源聚集,提升其文化价值;通过反复交易,发现文化价值;通过转化与应用,去实现文化价值;通过科技的手段,扩大文化资源的流动半径,提高使用效率;通过金融工具的运用,引入大众投资,促进文化消费。


所以我最后总结就是四句话:数字化是手段、确权是基础、关键是定价,成败在运用。抓住这四点,纲举目张!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彭中天

编辑:IPRdaily王梦婷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011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3598.html,发布时间为2016-07-15 16:39:33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