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三星在美国被起诉专利侵权,遭判赔4.455亿美元

行业
纳暮2025-10-13
三星在美国被起诉专利侵权,遭判赔4.455亿美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美国得州马歇尔的联邦陪审团周五裁定,三星电子因侵犯与4G、5G和WiFi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需向专利所有者Collision Communications支付近4.455亿美元的赔偿金。”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佑斌


2025年10月10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马歇尔联邦法院的一支八人陪审团作出一致裁决,认定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侵犯lCollision Communications公司所持有的四件无线通信技术专利,并需赔偿约 4.455亿美元(确切金额为$445,494,160)。该案由首席法官吉尔斯普(Rodney Gilstrap)管辖,经过为期一周多的庭审后,陪审团在10月10日当天宣布了这一结果。陪审团认定三星的侵权行为属于故意侵权,这意味着法官在后续判决中有权对赔偿金额施加最高三倍的惩罚性提高。此次裁决也成为三星近年来在德州东区马歇尔法庭遭遇的又一桩九位数巨额专利赔偿案例。


4.1


Collision Communication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小型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2011年),拥有一系列用于提升无线网络效率的核心专利。该公司于2023年在德州东区提起对三星的诉讼,指控三星在其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支持4G/5G/Wi-Fi功能的设备中未经许可使用了Collision的专利技术。这些涉案专利最初源自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BAE Systems)的科研成果,旨在提高繁忙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效率。Collision公司于大约15年前从BAE收购了相关专利,以图将军工领域的前沿通信技术商业化应用于民用蜂窝通信产业。据Collision方面称,早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他们就曾与三星方面进行过多轮沟通,探讨合作和授权可能,包括向三星介绍其专利组合及技术方案。然而,这些商业洽谈最终并未达成正式授权或合作。Collision认为三星此后在其产品中擅自实施了相关技术方案,由此在2023年底将三星告上法庭。三星则在诉讼中否认侵权指控,并主张涉案专利无效。由此,案件的焦点围绕三星产品是否落入Collision专利保护范围,以及专利有效性展开。

本案在诉至德州东区后进展迅速。双方经过诉讼程序中的书面证据交换、专家鉴定和Markman听证等环节,围绕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和侵权比对进行了激烈交锋。在庭审中,原告Collision重点证明三星的4G/5G智能终端设备确实采用了Collision专利所覆盖的干扰抑制和信号处理方法,并提交了大量技术对比和内部通信记录等证据。值得关注的是,Collision团队出示的证据显示三星早年就知晓这些专利,曾与Collision讨论合作——这一点成为支撑陪审团认定“故意侵权”的关键因素之一。被告三星方面则辩称,其产品并未使用原告专利的特定技术方案,并邀请技术专家指出涉案专利相对于现有技术的 可疑性和潜在无效依据。尽管三星试图以现有技术使专利无效,但陪审团最终驳回了三星的无效辩护,认定三星未能证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无效。陪审团裁定三星销售的Galaxy手机、笔记本等产品侵犯了Collision公司所持的4件美国专利权利要求,并综合考虑侵权持续时间、范围和故意因素,裁定赔偿金额约4.455亿美元。这一高额赔偿被认为旨在弥补Collision因三星侵权所受损失,并对三星的未经许可使用行为起到惩罚和震慑作用。


4.2


Collision Communications是一家专注于无线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的美国公司,总部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彼得伯勒(Peterborough, NH),成立于2011年。该公司的创立初衷是将源自军工领域的尖端无线信号处理技术引入商用通信行业,以提供现代蜂窝网络所需的卓越性能提升。Collision的核心技术团队具有深厚的军事通信和信号处理背景,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oe Farkas便曾长期供职于国防承包商BAE Systems,从事干扰抑制和多用户通信技术研发。2011年,Collision Communications成立并从BAE获得了这些相关专利的完整权利,开始致力于将该干扰管理技术商业化,用于4G LTE蜂窝网络以及后来的5G通信系统。

Collision是一家非常小型的公司,,公司网站信息显示,其技术方案主要以软件形式实现,能够灵活集成到基站或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Collision并未直接生产整机硬件产品,而是提供技术许可、软件模块和算法方案,与通信设备厂商或运营商合作提高网络性能。这种商业模式使得Collision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依赖知识产权授权获利的企业。事实上,从2010年代开始,Collision便积极寻求将其技术专利组合授权给行业巨头:曾先后与多家设备制造商接洽合作,包括2011-2014年期间与三星电子进行的深入沟通。早在2021年8月,Collision就以侵犯多项移动通信专利为由,在德克萨斯州东区起诉了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大通信设备商。诉讼指控诺基亚和爱立信的3G/4G网络设备使用了Collision源自BAE的干扰管理专利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起诉讼最终均以和解告终——爱立信与Collision较早达成和解,而诺基亚在2023年初与Collision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向法院提交了暂停诉讼的联合动议以最终敲定和解细节。

由此可见,Collision Communications的商业模式具有浓厚的专利运营色彩:通过持有和许可关键专利技术,寻求与大型企业合作变现,必要时不排除诉诸法律途径。不过,与纯粹的NPE公司不同,Collision自身掌握着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并宣称可以提供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来显著提高4G/5G网络性能。

此次判决认定三星侵权的四件美国专利,均与无线通信中的干扰抑制和多用户信号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它们最初由BAE Systems的信息与电子系统部门在2000年代研发,并由Collision Communications继受持有。在Maxipat中与几件专利进行对话,可以看到这几件专利的主要内容:


4.3
Maxipat批量专利对话


这四项专利具体包括美国专利US7463703,标题为“联合符号、幅度和速率估计器”。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数字无线接收机的创新架构,能够联合地估计接收到的信号符号、信号幅度以及数据传输速率。传统接收机往往先分别完成信号幅度、调制符号判决和速率(编码速率或调制阶数)的检测,然后再解码。而’703专利的方案则将这些过程有机结合,在迭代算法中同时优化:例如,接收机包含初始幅度估计模块、符号估计器以及多路解码器,并引入一个“联合估计器”反复修正符号和幅度估计值,从而提高解调精度。这种联合估计技术的优势在于:当无线信道存在强干扰或未知变化时,接收机依然能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参数来做出更可靠的判决。这对于4G/5G系统尤为重要——现代蜂窝网络允许不同调制编码方式的动态切换(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估计器可以自动判断干扰环境下最优的数据率和信号幅度,提升整体吞吐量和连接稳定性。简单来说,’703专利提供了一种智能接收机算法,使设备在复杂干扰环境中也能“听清”信号、并以合适速率解码数据,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美国专利US7920651,名称与’703专利类似,同样为“联合符号、幅度和速率估计器”技术。据案件资料显示,’651与’703同属一组连续申请的专利家族。可以推测,’651专利在’703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或修改了权利要求,可能涵盖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或不同层面的联合估计技术。例如,’651可能针对不同无线标准细化了算法步骤,但其核心思想与’703一脉相承:通过紧密集成信号参数估计与译码流程,来优化干扰环境下的接收性能。这两项专利可被视为Collision技术资产中关于高级接收机设计的关键部分,直接服务于提升4G/5G终端或基站在噪声干扰下的数据解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联合符号、幅度和速率估计”并非4G/5G标准中明文规定的必备功能,但它属于行业厂商常用的性能增强手段。例如,许多LTE/5G基带芯片内部实现了自适应均衡、调制识别等算法,与该专利的理念类似。因此,这两项专利虽然未被声明为标准必要专利,但其技术范围紧贴无线标准演进方向。

美国专利US7593492,标题为“组合式混合Turbo-MUD”。该专利聚焦于多用户检测(Multi-User Detection)技术,即在接收端同时检测来自多个用户的叠加信号。MUD技术本身计算复杂度高,为此’492提出了一种“混合Turbo-MUD”架构:在迭代检测解码过程中,首先采用高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获取较好的初始估计,然后在后续多次迭代中切换为低复杂度的线性MUD算法进行余下处理。’492专利中的Turbo-MUD还引入了Turbo迭代概念:利用纠错解码器的反馈软信息来不断改进多用户检测结果。从专利摘要看,它还涉及诸如树搜索剪枝、置信度排序和投票机制等手段,以优化算法效率。该技术在提升无线网络容量方面具有前瞻性:允许更多用户在同频段同时发送信号,而接收端通过Turbo-MUD智能“拆包”,将各用户数据流区分开来。类似理念在后来5G发展的非正交多址(NOMA)中也有所体现。因此,’492可谓是多用户检测领域的重要创新,将复杂算法工程化、实时化,为4G/5G终端和基站应对密集用户通信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

美国专利US6947505(标题为“用于干扰数字调制信号的参数估计和跟踪的系统”。这是最早的一件涉案专利,2005年授权,涵盖了在多用户检测系统中对干扰信号参数进行实时估计和跟踪的基础技术。’505专利的背景假设通信系统中“允许干扰信号存在”(例如多个发射端同频工作),接收端则通过额外的参数估计模块来应对这种干扰。具体而言,专利提出了一个参数估计单元,能够持续计算每一路接收信号的关键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功率、载波相位偏差、定时偏移(相对于基站时钟)、载波频偏,以及多径信道中的路径数量及延迟等。这些参数会实时地提供给信号分离/检测单元,用于优化解调过程。简言之,’505专利奠定了Collision干扰管理技术的基石——接收机并非视干扰为洪水猛兽般完全避开,而是把干扰“看清摸透”:准确追踪干扰的强度、相位、时序等特征,使后续的多用户检测器能够有效地将多路信号区分开来。这种参数跟踪技术对于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间干扰、邻道干扰场景非常实用。例如LTE系统中,不同小区/频段的信号可能相互干扰,采用该专利技术的接收机就能识别并跟踪邻近干扰信号,从而更好地消除其影响。’505专利同样不是标准规范中的强制部分,但它预见了未来网络“以干扰换容量”的技术趋势:只要接收端够聪明,可以对付一定的干扰,就可以大胆提高频谱复用度来增加系统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诉讼过程中三星等被告方也尝试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的 专利审判与上诉委员会发起IPR来对抗Collision的专利组合。例如,三星曾于2024年针对’651专利提交IPR请求,主张该专利相对于更早期的公开技术是显而易见的改进;Intel、联想、摩托罗拉等公司也联合作为第三方,于2025年对Collision的一件多用户检测相关专利提起了有效性挑战。这些举措显示出大型厂商对Collision专利的高度关注和警惕。然而截至目前,Collision的主要专利在法律上依然保持有效。


(原标题:三星在美国被起诉专利侵权,遭判赔4.455亿美元)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佑斌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三星在美国被起诉专利侵权,遭判赔4.455亿美元(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今日报名截止!寻找2024年“40位40岁以下企业知识产权精英”活动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40798.html,发布时间为2025-10-13 11:49:31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