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开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5年9月17日开庭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定于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七日上午九时在最高人民法院第六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第三人黄晟婳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上诉人谈歆玥与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第三人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两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五年九月十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开庭公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定于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七日下午十四时三十分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四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
特此公告。
二〇二五年九月十四日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IPO那些事儿#
新广益IPO:公司拥有35项发明专利,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
深交所官网披露苏州市新广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广益”)关于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报告,这意味着其距离“上会”再近一步。
资料显示,新广益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招股书中,新广益表示,根据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出具的证明,公司抗溢胶特种膜产品2020-2024年连续五年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由于新广益此次IPO申报的是创业板,其是否符合“三创四新”的定位受到关注。
2022-2024年,新广益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32.85万元、2762.37万元、3104.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9%、5.35%和4.72%。而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邦股份和斯迪克2024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达到了17.97%和8.93%。
对于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公司的主要原因,新广益将原因归结于“他们上市了”。具体描述是:同行业公司上市取得融资后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有更充裕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研发投入主要依赖历史经营所得,研发投入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在于同行业公司上市后主营业务线较广或大量投入新领域产品研发,大幅扩张研发团队,而发行人主营产品线集中,研发团队相对精简。
截至2024年底,新广益的研发人员为5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3.59%,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员为37人。而公司的4名核心技术人员中,2位是大专学历、1位本科、1位博士学历。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广益拥有35项发明专利。不过,这35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日,全部在2022年以前。
有业内人士质疑,新广益这几年在研发什么?公司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创新和研发能力?这似乎需要新广益作出进一步的说明。(来源:松石财经)
#企业知产那些事儿#
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娃哈哈或启用新品牌,半年前已申请注册“娃小宗”商标
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主导的宏胜饮料,或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9月13日,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一份内部文件流出,其中提及,“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该文件还提到,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基于此,公司将征求广大经销商的意见,并持续与相关股东就“娃哈哈”商标使用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检索发现,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至5月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的商标,状态大多处于“等待实质申请”,但商标国际分类32类啤酒饮料、29类食品、30类方便食品的商标申请已完成初步审定。此外,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还在2025年2月申请了“宗小哈”“娃小哈”等商标。
(来源:IPRdaily综合澎湃新闻、南方周末)
#知产大省那些事儿#
陕西出台措施推动高校院所专利转化
为进一步盘活高校院所专利资源,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生态,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日前联合印发《进一步提升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效益形成长效机制若干措施》,促进高校院所更多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措施》立足陕西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实践,从“聚焦产业发展盘活存量专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转化运用动力”“强化多元服务构建转化运用生态”3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举措。
《措施》提出,加大增量专利动态盘点力度,支持高校院所利用概念验证、中试平台等对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供需清单式”专利技术转化对接机制,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为激发专利转化运用动力,《措施》提出支持高校院所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机制,综合运用优先审查、快速审查等多种模式,建立陕西省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信息公开机制,不断提升新增专利质量,同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广泛应用专利开放许可模式,支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探索专利转化运用新模式,并不断完善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加快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引导更多企业将硬科技转化为好产品、打造成好品牌。
聚焦专利转化运用生态的构建,《措施》提出了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招引具备专业服务资质和能力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加强专利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等举措。
“我们不仅着眼当下专利转化运用的提质增效,更注重形成长效机制,健全全链条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打通转化‘梗阻’,切实推动高校院所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措施》落地实施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体系,通过丰富金融产品类型、拓展“灵犀”计划服务场景等,不断释放专利价值,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来源:央广网)
滨海保护中心技术调查官入驻知识产权法庭
近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滨海保护中心)技术调查官正式入驻天津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工作室,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技术调查官入驻法庭办公的国家级保护中心,开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审判协同联动的新路径。
据了解,知识产权案件大多涉及科技前沿领域,其复杂性和专业性一直是审判实务中的难点。此次滨海保护中心技术调查官入驻法庭办公,可有效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偏差造成的沟通障碍,实现技术服务与司法审判的高效衔接,推动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
“以往,我们一般通过书面或远程连线的方式给法庭提供技术支持,如今能在现场即时回应技术疑问,协助法官快速厘清争议焦点、精准认定事实,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滨海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选派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进驻法院,通过参与司法审判流程,技术调查官依托专利预审工作积累形成的专业视角和经验,能够与法官的法律思维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提升对涉案技术问题理解的准确性。”截至目前,该保护中心已有14人被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聘任为技术调查官 , 多次参与技术类案件庭审,并出具技术调查意见,为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提供有力支撑。(来源:北方网)
#海外知产那些事儿#
美国恢复线下审理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听证会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所有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的听证会将恢复线下举行。除非有正当理由,否则所有相关方均需出席现场听证会。
正当理由仅限于经济困难、医疗紧急情况或其他类似阻碍现场出席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若某一当事人获准以线上方式出席,并不构成同一事项中其他当事人也以线上方式出席的正当理由。
听证会将在USPTO下设的任一办事处举行。当事人可请求在特定办事地点举行听证会,PTAB将尽力协调满足此类请求。
此外,为保障公众参与权,新规明确规定公众仍可远程参加PTAB的听证会。如需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听证,需至少提前三个工作日发送申请至PTABHearings@uspto.gov,以便PTAB开展前期筹备与安排工作。(来源:今日IP)
日本专利局公布2026年知识产权预算要点
2025年8月29日,日本专利局(JPO)公布2026年知识产权预算计划,总额为1,608亿日元,较上一年增加62亿日元,年收支增加24亿日元。
随着无形资产重要性与日俱增,在管理中战略地利用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和提高盈利能力非常重要。2026年,JPO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提供全球最快、最高质量的审查,并充分活用生成式AI技术。另外,为将优秀的技术和创意与扩大业务、占领市场相结合,JPO将根据不同的业务阶段,为初创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定制化知识产权运用支持。同时,JPO将通过地区知识产权运营网络支持中小企业,并普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活用解决社会问题等。
1. 保障全球最快、最高质量的审查体制(696.4亿日元)
(1)确保必要审查能力(316.6亿日元)
①保障审查所需预算,包括现有技术检索(专利)和商标检索;
②运用生成式AI检索、标引(专利)。
(2)稳步实施系统运行和更新(379.8亿日元)
2. 支持知识产权活用以促进创新、强化运营能力(53.7亿日元)和INPIT补贴(122亿日元)
(1)强化对知识产权活用的支持(42.6亿日元)
①通过向风险投资企业派遣知识产权专家等方式,支持初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②为大学和该国的创新研发项目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③支持中小企业、初创企业获得海外专利权;
④支持研究其他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制度,支持发展中国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2)通过对地区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支持和信息普及,扩大知识产权生态系统(11.1亿日元)
①在47个都道府县设置有关知识产权的咨询窗口;
②通过扩展INPIT功能,强化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支持;
③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支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支持知识产权管理并创建示范区;
④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激励地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商业可行性评估;
⑤地区经济产业局和产业支持机构合作,推广知识产权运用方法;
⑥培育支撑未来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以活跃区域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作者:casi 编译:侯玥)
栏目支持,共建合作伙伴持续招募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晨报#娃哈哈或启用新品牌,半年前已申请注册“娃小宗”商标;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