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规则建设需要来自全行业的声音,走入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国时刻,我国产业的各利益相关方理应共同努力,推动构建更为健康可持续的SEP许可生态,在持守创新者与生产者之利益平衡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福祉。”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河洛
12月7-8日,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之一的知识产权盛会——中国知识产权及创新峰会(CIPIS)在北京举行。本届CIPIS以“全球视野·中国聚焦”为主旨,为企业间深层次探讨知识产权议题、碰撞智慧与共谋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伴随标准化技术在更广地域与更多产业之中的加速应用,围绕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的一系列话题近年来在全球知识产权领域中始终热度不减,产业界、政府机关、研究机构、高校及专业媒体均深度参与其中。但在高讨论度的背后,全球SEP许可实践中透明度与可预测性不足的固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垂直行业SEP许可的涌现、中国权利人拥有专利数量上升以及不同法域对SEP许可交易进行规制等新情况,使得问题更趋复杂化。有鉴于此,本届CIPIS特别设置了以“木雁之间,龙蛇之变——SEP风云变幻进行时”为主题的小组讨论环节。小米集团专利许可总监胡冰、中国移动专利中心高级专利顾问高睿、大唐移动知识产权部专利技术总监毕海参与研讨,InterDigital中国区总经理吴成剑主持讨论。
FRAND框架下的垂直行业SEP许可探索
随着4G进入到5G时代,5G技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使用。高睿在发言中指出,伴随全球特别是我国对5G网络整体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5G技术与各个行业相结合,产生了大量新的应用场景。许多垂直行业在享受5G赋能带来的便利时,不得不面对在4G时代尚未凸显的SEP许可付费问题。相应地,长期以来投入巨额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开发通信标准技术的SEP权利人,也期待从垂直行业中获取许可收入,以进一步支持后续的创新研发工作。然而,垂直行业中SEP许可效率低下的问题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进入5G时代,SEP总量与相关权利人数量均迎来爆发性增长,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6万族已声明的5G专利族,5G专利权人数量则达到131家,这大大增加了许可双方的谈判难度。另一方面,垂直行业在SEP许可费率定价的透明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
毕海在发言中表示,在各个垂直行业中形成单一专利池以促成许可双方的集中交易、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或将成为提升许可效率的较为理想的方式。同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官方或非官方组织也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利益相关各方为寻求公平合理、效率更优的许可模式而共同努力。
胡冰在发言中指出,垂直行业的SEP许可仍须遵守FRAND原则。在提升许可效率的层面上,专利池的出现值得肯定,但综合评判专利池的意义与作用,还必须在FRAND框架下,审视专利池定价是否与其为垂直行业产品的赋能增值相匹配;遗憾的是,对此,目前的许可实践中尚未看到有力证明。此外,鉴于5G标准包括垂直行业的细分领域(如IoT、车联网等),SEP权利人应当在许可谈判中根据被许可人所在行业需要对自身专利包进行分类,而被许可人也理应享有选择适用于本行业的专利组合的权利。相比于一揽子打包许可,这无疑将更有益于许可效率的提升。
着眼于FRAND框架下的许可生态构建,许可费率、全行业累计费率及SEP权利人合理回报的确定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合理投资回报并非是专利许可领域中的专有概念,所有的投资活动,包括产品和组件的生产和销售,都要考虑投资回报。产业界有声音认为,同实体组件一样,专利技术属于生产产品所不可或缺的虚拟组件。实体组件的价格通常会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而逐渐降低,例如下游采购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组件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新技术的产生、和均摊固定成本降低等。而“专利技术组件”价格通常只会包括有和无两种状态,会随着专利过期而变得免费。“专利技术组件”价格是否也应该如同实体组件价格一样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而逐渐降低值得整个行业进一步研究。
另外,随着专利技术不断应用于更多产业与产品,继续维持固定不变的全行业累计费率是否与SEP权利人先前投资的合理回报相匹配,仍值得持续探讨研究。高睿指出,在各行业费率标准均不明确的前提下,随着5G技术在更多垂直行业的推广应用,全行业整体累计费率或将超过合理回报的范畴。此外,高睿还强调,为促进5G技术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兼顾SEP权利人的持续研发能力与垂直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如何提高5G时代SEP许可累计费率的可预测性需要各方共同的关注与协商。
FRAND许可费率确定方法的重新审视
作为FRAND许可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关于许可费率之确定方法的争议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目前常见的两种许可费率确定方法——自上而下法与可比协议法各有其利弊,而两者当前的适用实践均存在透明度不足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部分司法判例做出了改进许可费率确定方法的尝试,这成为了与会嘉宾探讨的又一重要主题。
自上而下法(top-down),指根据某一专利权人在特定标准包含的SEP组合总数中所占比例,乘以该标准的行业累计费率,以确定应收取的许可费用。胡冰指出,这一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保证标准实施者支付的标准累计许可费总额处于合理区间,便于其在产品规划与定价中预留相对确定的专利费用份额。对于产品公司,尤其利润较低的产品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乃至贫困地区的消费者而言,累计许可费总额与产品定价的可预测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如何合理计算各专利权人的SEP份额这一问题上,相关方迄今依然争议不断。高睿指出,由于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等标准组织之知识产权政策的要求,参与标准制定的各方往往倾向于尽早披露其专利申请。但在目前已声明的数万个5G专利族之中,基于各国专利审查制度的要求,一部分专利申请未必能够获得授权;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提案被采纳的不确定性以及ETSI对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之必要性的不加审查,标准制定参与者所声明的5G专利族中的“水分”更进一步增多。此外,当前的各类SEP统计数据的计量标准也存在不一致性,有些统计甚至仅统计欧洲与美国专利,而忽视对中国专利价值的合理评估。这不仅与中国企业在5G时代的普遍崛起以及中国长期作为全球重要产品制造地和消费市场的地位不相适应。
所谓可比协议法,则指根据既有的专利许可协议,参照确定当前专利包的许可费用。胡冰指出,在许可双方均为理性的且未受压迫的情况下,可以将许可协议视作对专利价值的市场判断。然而,实践中,针对权利人的专利包,可比协议存在于SEP权利人一方,且受限于保密条款的约束而难以获得,被许可人通常只有在诉讼阶段才得以一窥权利人一方可比协议的真面目。而在谈判阶段,一部分权利人通过诉讼威胁等强硬施压手段,逼迫被许可人接受不合理报价;即便诉诸法庭,权利人也常常使用其与其他小型被许可人签订的不平等许可协议,作为主张过高费率的依据。此外,由于可比协议中通常包含例如过往费用和将来费用分摊、支付方式、单向/交叉许可之差异等其他交易价值,协议的准确拆解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许可双方对同一协议拆解后的费率估计甚至可能相差十余倍之多。由此,缺乏透明度、可比性与复杂可比协议的拆解,便成为准确适用可比协议法的最大障碍。
2023年5月10日,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对Optis诉苹果一案作出判决。作为近期全球SEP司法领域的一个重要判例,Optis诉苹果案被许多业界人士视为改进FRAND许可费率确定方法的良好契机。胡冰指出,该案中,英国法院以权利人Optis通过与小型实施人签订许可协议并据此主张超FRAND费率为由,拒绝以Optis提供的许可协议作为可比协议,而是开创性地将实施人一方(即苹果公司)与不同专利权人签署的许可协议作为可比协议。该案或将成为司法领域内提升公平和许可透明度的重要探索。
总结言之,FRAND费率根本上应该对应于专利为产品带来的价值。胡冰表示,将当前主流的自上而下法与可比协议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费率计算结果的确定性,但仍无法有效解决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不足的痼疾。为此,司法、行政和产业界还需做出更多的积极探索。
把握SEP全球治理的中国时刻
在司法层面之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正积极通过政策工具,试图为良性SEP许可生态的构建提供助力。其中,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于2023年4月公布的SEP监管新规草案——《关于标准必要专利和修订(EU)2017/1001号条例的提案》,提出了由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职能中心负责登记注册SEP、进行必要性检查乃至协调权利人达成涵盖特定标准的SEP总许可费率等一系列措施,其引发的讨论热度至今依然不减。
高睿表示,欧盟SEP新规草案是一种典型的政策工具,其对当前SEP许可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累计许可费率不明、必要性检查不足、过度声明等问题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体现了欧盟加强SEP领域治理、进一步提高许可透明度、可预测性和公平性的目标。虽然新规尚未真正实施,其设计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也仍待实践证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述问题长期困扰许可市场的背景下,欧盟在推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事实上,除欧盟外,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近年来也纷纷出台了与SEP治理相关的指引性或征询性政策文件。
相比之下,我国在SEP治理上的政策态度则仍显相对保守,这与中国企业在5G时代不断上升的专利持有份额形成了落差。据统计,至2022年,中国大陆公司在5G专利市场中的份额已提升至41%。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世界范围内拥有有效全球5G专利族的前十名企业中,共有五家中国公司(华为、中兴、大唐、OPPO、小米)入围。在此背景下,高睿呼吁中国产业界各方秉持更加开放、包容、公正的态度,积极在SEP全球治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促进合作、消除分歧,推动构造更加良好的5G知识产权生态。
胡冰最后指出,标准技术与SEP许可具有鲜明的两面性,既是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重要力量,同时其本身也充满对抗和冲突。从全局性视角出发,当前效率低下的许可实践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最终都将转嫁至全体消费者身上。因此,欧盟SEP监管新规草案虽然不无争议之处,尤其是部分权利人有强烈的反对声音,但终究为开辟SEP许可效率提升的良性路径做出了重要探索,亦符合科技的普惠性目标。规则建设需要来自全行业的声音,走入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国时刻,我国产业的各利益相关方理应共同努力,推动构建更为健康可持续的SEP许可生态,在持守创新者与生产者之利益平衡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福祉。
(原标题:风云变幻进行时:SEP许可效率提升的良性路径探讨)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河洛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注:原文链接:风云变幻进行时:SEP许可效率提升的良性路径探讨(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了来自于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管理者及科技研发或知识产权负责人,还有来自政府、律师及代理事务所、研发或服务机构的全球近100万用户(国内70余万+海外近30万),2019年全年全网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过亿次传播。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