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产业
小知2019-01-08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智诚人才

供稿:峰创智诚

原标题: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2018年11月期间,全国发布知识产权岗位需求的企业中,共累计发布了3474个知识产权相关招聘岗位需求,其中包括辅助岗1590个,专利岗1546个,商标岗128个,律师岗118个,法务岗92个。


学历需求:本专科占68.8%;

岗位需求:90.3%职位为专利及辅助岗;

经验要求:39.7%职位经验在1-3年;

薪资水平:24.4%职位薪资在6-7.5K;


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薪酬最高的非一线城市,以月均薪酬9766.36元超过一线城市月均水平。


目录


  • 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整体分析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需求分析

  • 专家点评

  • 报告说明


part 1: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整体分析


01/知识产权招聘需求城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大城市依然是知识产权招聘的主力城市,占全国招聘的52.2%左右;成都、东莞、杭州、武汉和重庆等地成为知识产权招聘的后起之秀,总计占全国12.5%左右。


02/知识产权招聘行业需求Top3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11月份各行业需求分布中,专业服务机构占比66.5%,稳居招聘需求第一位。


在实体企业中,互联网/电子商务需求排名第一,占比6%,相较于上半年数据,互联网行业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占比下滑。


在行业平均薪资比对中,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资以13955.9元居首位。


03/知识产权招聘学历需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在11月知识产权人才学历招聘需求中,大专以上的学历需求高达72.4%,其中本科占据35.9%,可见本科是跨入知识产权行业的一道重要门槛。


04/知识产权招聘经验需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11月知识产权人才经验招聘需求中,3年内工作经验的需求占比58.7%,其中1-3年经验占39.7%。1-3年经验仍是知识产权市场主流需求,平均薪资为8187.34元/月。


05/知识产权招聘企业类型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人才招聘市场以民营企业为主要需求方,占比84%。国企/事业单位、外商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等各自所占比重比较小。国企/事业单位一般规模较大,存续时间长,人员及制度等都比较完善,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性小;外商企业、合资企业及上市公司数量少,对应聘者语言要求较高,招聘量小。


06/知识产权招聘岗位需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11月岗位招聘需求中,知识产权销售顾问以38%的比例稳居第一,企业知识产权岗以29.4%的比例排名第二,专利工程师则排名第三,占8.5%。由于企业和代理机构的需求各不相同,可见实体企业对知识产权专才需求更加明显。


07/知识产权招聘数量需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招聘人数为1-3人的岗位数量最多,合计占比43.7%。由于11月份近年底,市场需求与人才流动均处于低需求及低流动期,竞争相对更激烈。招聘人数为若干人的岗位数量以32.1%的比例排名第二,主要以知识产权销售顾问岗位居多。知识产权销售顾问主要需求在在代理机构。


08/知识产权薪资范围及需求分布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11月份全国知识产权人才招聘薪资水平分布中,薪酬主要集中在4.5-9K范围中,总计占比61.3%,其中6-7.5K以24.4%排名第一,4.5-6K以20.4%紧跟排名第二,7.5-9K以16.5%排名第三。


part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精细化分析


0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定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26个城市(上海1个、江苏9个、浙江8个、安徽8个)。主要是指上海、浙江、江苏三省,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城市为中心,包括临近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等城市。泛长三角地区还包括了安徽省东部的滁州、蚌埠、合肥、巢湖、马鞍山、芜湖、宣城,浙江省绍兴、宁波、台州、温州、金华、舟山,江苏省扬州、泰州、南通等城市。


02/长三角城市群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整体分析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11月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累计发布了752个知识产权相关招聘岗位需求,其中上海、杭州、南京分别以35.7%、 15.5%、 11.4%的比例占据前三。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知识产权招聘岗位平均薪酬排名中,上海以9938.23元/月排第一,杭州以平均薪资9766.36元/月紧随其后,南京平均薪资8213.7元/月排名第三。


03/长三角城市群专利岗招聘需求Top6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累计发布了406个专利岗相关招聘岗位,企业知识产权岗以58.9%的比例高居首位。其中知识产权专员占比36.8% ,是长三角地区IP招聘首位热门职位。IP专利岗的市场需求占地区IP市场总需求的50.4%,主要集中在企业知识产权岗、专利工程师和专利代理人中。该地区2017年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32.4%,今年对专利岗的需求持续增加。


04/长三角地区经验需求分析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长三角地区招聘经验需求集中在5年以下工作经验,高达94%,其中1-3年工作经验的初级IP人才占42.5%,该地区对5年以上的资深人才需求小。在知识产权发展创新程度上,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较大上升空间。IP人才招聘市场上对于经验需求在不同岗位中有差异。从纵向看,企业知识产权岗管理级别对从业经验要求较多。横向看,律师及专利代理人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也有要求。除此之外,大多岗位无经验要求或不限经验。


05/长三角地区学历需求分析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长三角城市群对学历水平的招聘需求主要稳定集中在大专和本科学历。全国本科学历要求35.9%、大专32.9%,总计占比68.8% ;长三角地区本科学历要求41.8%、大专14.6%,总计56.4%。大专学历月均薪酬为7306.65元,本科学历月均薪酬为8976.10元。长三角地区诸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强,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对人才的招聘需求存在不同标准。  


06/长三角地区平均薪酬分析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长三角城市群月均薪酬与全国、一线城市对比显示,薪资略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薪酬最高的非一线城市,以月均薪酬9766.36元超过一线城市月均水平,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城市群个别城市创新发展速度迅速,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在薪酬发展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part 3:专家点评


领衔专家介绍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王活涛先生现任深圳峰创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深圳智诚知识产权人才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历任腾讯公司专利管理创始人、富士康和华为知识产权工作,为腾讯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及维护流程制度,使腾讯真正的开始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为腾讯后期知识产权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创立中国互联网行业首个专利联盟,为加强互联网行业专利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创新方面具备18年的丰富经验。


王活涛先生曾任中国名企知识产权沙龙创始人兼3任轮值主席。目前是“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2014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专利)领域十大影响力人物;知识产权副研究员、专利代理人、律师,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专家意见


  • 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已跃身成为我国创新活动最活跃、知识产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地带。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进入全国各省份前十位,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32.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85件,远高于全国9.8件的平均水平。


  • 需立足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要求,推进落实战略机制,聚焦加强区域知识产权发展及各方面合作,着力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


  • 建立区域发展共商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实施;构建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共同体;建立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共治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part 4:报告说明


申明:本报告所有分析和结论均基于样本数据信息和智诚人才专业分析人员的判断,不得理解为对未来绩效或结果的确定性预测或保证。本报告中包含的信息及分析均不构成任何类型的建议,且无意被用于投资目的。深圳智诚知识产权人才服务科技有限公司不对使用或依赖本报告中的任何信息或分析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系深圳智诚人才版权所有,未经明确书面允许,不得全部或部分刊登、传输、传播、拷贝、复制或转载。


大数据薪酬调研方法


本报告采用的大数据薪酬调研方法,相对于问卷调研及其它传统调研形式,具备以下不同特征。


  • 市场信息能够更好反馈市场需求:传统的调研存在一些企业不愿意透露的私密信息,受调研单位有可能做出有偏差的结果,因此传统调研结论受到调研对象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根据市场反馈的数据,大数据反应了总体行为的一致性的区别。


  • 数据的客观性:大数据调研的人为介入因素较少,数据客观;但传统调研可以主观针对某项研究指标进行深入调查,相对而言大数据调研更受市场数据公开程度的限制。


  • 数据充分:传统的调研更依赖人力和物力,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足够量的调研样本,大数据调研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量的调研样本数据。


  • 市场因素影响小:传统调研受到时间限制,无法针对距离较长时间的情况进行调查,例如企业吊销、注销前的状况;大数据调研能够相当长时间获得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状况。


数据来源


数据说明

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以及同市场数据对比的精准性,用于分析的数据信息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 科学,即科学地进行岗位价值评估

  • 准确,即准确地进行岗位职能方向匹配

  • 正确,即正确地进行薪酬项目对位

  • 全样本,即全样本地提交薪酬数据


数据来源

本报告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智诚人才自有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数据、自有人力资源招聘平台(www.jobipr.com)以及长期以来的收集与沉淀。同时参考对比了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公开招聘网站的招聘数据信息,收集的数据仅用于分析。


数据优势


相较于市场上流行的行业薪酬分析报告,本报告采用的数据、内容和分析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 数据量大:相对传统针对特定企业进行调研的方法,本报告的数据范围包括数千个岗位信息,足够的数据样本能够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减少因少量个体数据导致的误差;


  • 活跃的真实数据:人才数据信息为市场真实存在的人才信息,智诚人才保留原始该人才对自身身份的定义,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对身份信息进行任何修改;


  • 对象特定:本报告以特定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为研究对象,数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资深知识产权研究员进一步加工和分析上,相对于面向各大行业各大职业的不定项分析,本报告能进行更细致的深入分析;


  • 知识产权领域的首创性:智诚人才在国内首创了面向知识产权领域的薪酬分析,借助庞大的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进行了维持二十七个月的人才分析,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薪酬分析上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


关于薪酬结构


薪酬数据分析中,我们主要通过四个薪酬口径对于市场的薪酬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这四个薪酬口径分别是:年度基本现金收入总额、年度固定现金收入总额、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和年度总薪酬。


年度基本现金收入总额= 基本月薪收入× 月度数量

年度固定现金收入总额= 年度基本现金收入总额+ 年度补贴收入总额

年度现金收入总额= 年度固定现金收入总额+ 年度变动收入总额

年度总薪酬= 年度现金收入总额+ 非现金福利 +长期激励


其中,年度现金收入总额,既包括了企业允诺于员工的固定薪酬部分,也涵盖了与员工自身业绩表现挂钩的变动薪酬部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作为员工保留与激励的重要途径。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所指薪酬皆为基本现金收入


城市薪酬差异指数


城市薪酬差异指数概念:受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各地区间薪酬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为鼓励员工接受在中国境内的流动,企业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城市薪酬差异指数能帮助企业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中国各地的薪酬水平以及之间的差异,将有利于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寻找到更加贴近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薪资数字。


知识产权人才城市薪酬差异指数是根据智诚人才每月在中国各地开展的知识产权行业薪酬调研中通用职位的薪酬变化情况为主要依据,参考各城市、各地区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薪酬增长率等重要指标综合计算得出的。


智诚人才在计算知识产权行业城市薪酬差异指数时,将北京设定为基准薪酬水平城市,其他各城市、区域将以北京为参考依据进行对比计算,从而得出知识产权行业人才城市薪酬差异指数。薪酬差异指数将有利于各地区的公司寻找到更加贴近与本地实际情况的薪资数字,帮助公司按照本地区的薪资差异指数进行有效的数据转换,从而更加精确的计算各地薪资给付金额。


岗位类别下的具体岗位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鉴于岗位众多,本报告采用专利岗、知识产权岗、商标岗、律师岗和法务岗五大岗位来进行分类分析,涵盖的具体职位如图所示。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本分类能帮助企业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中国IP行业岗位类别架构,宏观了解各岗位的需求与发展,为各企业招聘人才时提供有效的职位定位。



发布: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智诚人才

供稿:峰创智诚

编辑:IPRdaily赵珍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2018年11月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全文)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本文来自峰创智诚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20684.html,发布时间为2019-01-08 10:33:43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