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国际视野
豆豆7年前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原标题: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现代生活离不开移动通信,从信息的生成、传输到接收,网络通信的背后蕴含着数不清的闪光智慧。从1G到5G的演进,时代的转换一幕接一幕,其背后关于通信标准的江湖纷争也是波诡云谲、激烈异常,最终汇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1G.模拟之王——摩托罗拉



讲到双向无线通信,就不能不提摩托罗拉 (Motorola)。如果说当年AT&T是有线通信之王,摩托罗拉就是移动通信的开创者。


最初,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国家级的航天与国防工业,带有军方色彩,摩托罗拉的发展也是如此。


摩托罗拉创立于1928年,二战时与美国陆军部签订合约、协助其研发无线通讯工具。1941 年,摩托罗拉研发出了第一款跨时代产品 SCR-300,至今仍是电影中美国通讯大兵最经典的形象。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虽然 SCR-300重达16公斤,甚至需要一个专们背负的通信兵、或安装在车辆和飞机上,然而由于 SCR-300使用了FM调频技术,使通话距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9公里,足以让炮兵观察员联系到炮兵阵地,也能让地面部队跟陆军航空兵通讯。


无论是二战期间的通信设备,之后第一款彩色电视机、半导体芯片、DSP通讯手机芯片,和1980年发明的“大哥大”、建立了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电话系统…


摩托罗拉作为模拟通信技术的佼佼者,在移动通信及电脑处理器领域中都是市场先锋,更在1989年被选为世界上最具前瞻力的公司之一。


可惜的是,一代巨头终究未能随市场趋势转型,最终轰然倒下。


2G.GSM与CDMA之争



由于1G模拟通信的通话质量和保密性差、信号不稳定,人们开始着手研发新型移动通信技术。1980年代后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与数字信号的应用更加成熟,当时的移动运营商逐渐转向了数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进入2G时代。


由于通信产业为国家战略产业,通信标准之争的背后是国与国、联盟之间的综合角力,一旦输了的一方则须持续向对方联盟缴纳高额专利费,且更容易被对方掌握产业主动权。


摩托罗拉垄断了1G,也意味著第一代通信标准把持在美国人手里。


在数字通信刚起步时,欧洲各国意识到:单打独斗在技术上将难以和美国抗衡。


二十年来,欧盟始终不甘落后于美国,若各自搞出一个不同的标准、很难在世界上占主导优势 (标准这东西就是人多、说话大声拳头硬的就赢了;总不能全世界只你一个人跟别人用不一样的)。


它们吸取了各自为政的失败教训、加强内部联盟,终于在2G时代超越了美国。


1982年起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成立了“移动专家组”负责通信标准的研究。


GSM的名字即是移动专家组(法语: Groupe Spécial Mobile)的缩写,后来这一缩写的含义被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向全世界推广GSM。


GSM的技术核心是时分多址技术 (TDMA),其特点是将一个信道平均分给八个通话者,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每个人轮流用 1/8的信道时间。


GSM的缺陷是容量有限,当用户过载时,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基站。不过,GSM的优点也突出:易于部署,且采用了全新的数字信号编码取代原来的模拟信号;还支持国际漫游、提供SIM卡方便用户在更换手机时仍能储存个人资料;能发送160字长度的短信。


可以说,移动通信的技术与应用在2G时期有了惊人的进步。


1991年,爱立信和诺基亚率先在欧洲大陆上架设了第一个GSM网络。短短十年内, 全世界有162个国家建成了GSM网络,使用人数超过1亿、市场占有率高达75%。


在欧洲人野心勃勃地想要超越美国称霸世界时,美国人同一时间却搞出了三套通信系统。其中两套同样是基于TDMA 技术的、第三套则是高通推出的码分多址技术(CDMA)。


TDMA的信道一次仅供一个人使用、八个用户得轮流使用,容量有限;然而CDMA采用加密技术、让所有人同时讲话也不会被其他人听到(好比编号1只能与编号1通话、编号2只能与编号2通话,互不干扰),容量大幅提升。


从技术上来看,CDMA系统的容量是GSM的10倍以上。


从1950年代起,CDMA就是美军军方的通信技术之一。在创始人Irwin Jacobs和Andrew Viterbi领军下,高通在1989年成功将CDMA 应用在移动通信上。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然而高通没有实际的手机制造经验,欧洲的运营商们也对它的知识产权不感兴趣。即使是在美国也只有极少数的运营商愿意使用该系统。


早期有关CDMA的报导都是相当消极的,基站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CDMA手机也无处可买。总体而言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与此同时,欧洲大力投资GSM,短短数年内建立了国际漫游标准,在全球广布GSM基站。


自然,CDMA起步较GSM晚了一步,加之美国国内资源又被分散,CDMA失去了大半江山。


在2G时代,CDMA 是个失败者。另一方面,美国在通信标准之争上的失败,间接也影响了摩托罗拉手机的竞争力。


当数字移动电话渐渐取代模拟移动电话时,摩托罗拉仍在模拟移动电话市场有40%的份额,但数字移动电话却不到二成。


对于数字通信的威胁,摩托罗拉错估了模拟手机的寿命,当时其高管表示:4300万个模拟手机用户,错不了的!


如同AT&T当初不愿砸钱在无线电话部门上一般,摩托罗拉当中最赚钱、说话也最大声的模拟手机部门更不可能让资源流到数字手机部门里。


同样的故事也可见于而后的诺基亚与智能手机之争。企业巨头的倒下很少是源于单一的外在因素,多是由于企业内耗、导致技术推进缓慢。


1997年,摩托罗拉终于走下神坛,其全球移动电话市场份额从1997年的50%暴跌到17%。持续了20年辉煌的摩托罗拉终于被一家之前还在造纸、1992年才推出第一部数字手机的公司——诺基亚击垮。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3G.高通的专利地雷与三大标准之争



如前文所述,高通的CDMA技术在容量与通话质量上皆优于欧盟GSM的TDMA技术。但GSM早一步部署,短时间内快速推行全球,以致CDMA在当时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通也一度陷于危机之中。


但到了3G时代,局势却有了反转。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先来讲讲高通的历史。


1、高通的专利地雷


走进高通位于加州圣地牙哥的本部,迎面而至的一堵厚厚的专利墙上,镶嵌着高通所持有关于移动通信将近1400项专利。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这就是著名的“Qualcomm Patent Wall”。


高通的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写在了这面墙上:财富、垄断、成功… 高通就像一条毒蛇,深谙扼住宿主脖子、获取高额利润之道。


冷战时期,美国军方所使用的通信方式能将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称为码分多址(CDMA)技术,以确保信息传输时不被苏联所窃取。


Linkabit是加州圣地牙哥 (San Diego) 第一家电子通讯技术公司,负责承接这笔订单、为美国军方和航太局开发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Linkabit的两位创始人皆是通信界的大牛──Irwin Jacobs任教于麻省理工电机系,其著作《通讯工程原理》(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奠定了当时乃至于现在的通讯基础,至今仍是通讯界圣经宝典。


另一位创始人Andrew Viterbi提出了著名的维特比算法 (Viterbi algorithm) 。


1980年,Jacobs和Viterbi将Linkabit 卖给同属通讯领域的 M/A-COM公司,并于1985年创办了高通 (Qualcomm),意即有品质的通信 (QUAlity COMMunications)。


1989年,高通大幅改善了CDMA的功率问题,并成功将其商用化。


可惜的是,此时欧洲通信标准协会已着手进行GSM技术标准制定,随后很快推行到了欧洲与日本市场。


美国本土的通信工业协会也认定GSM所采用的TDMA技术为2G标准。尽管CDMA比TDMA的容量更大、通话质量更好,但技术更复杂,大半运营商不相信技术的可行性。


高通发展的一大关键,在于Jacobs狡诈莫测的三大专利手段:


1)造地雷:建立垄断的专利布局


高通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构建了CDMA专利墙,相较于其他厂商在专利数量和品质上都有非常大的优势。


但高通不满足于此,它要一人享用这笔丰厚的利润。


在高通,养了一批不下于技术研发部门的庞大专利律师军团,通过并购、控告对手专利侵权等专利战,将所有CDMA的相关专利都一步一步拢络过来。


专利律师的职责,就是申请专利、谈专利价格、控告侵权公司。


第二步是大量申请垃圾专利,用垃圾专利保证其核心专利──在旧有的专利保护到期之前便申请新的专利、或大量申请CDMA外围专利,然后申告该技术为新技术的一环,封杀了关于CDMA 内外围的所有技术。


2)埋地雷:将专利技术套入通信标准


收集齐了专利地雷还不够,还要让人得踩到才行。


首先要明白为啥需要通信标准?你总不能让电信打不通移动的手机、华为打不通iPhone手机,制定统一的通信标准的目的就是让不同运营商商、基站设备与手机之间能互联互通。


由于GSM标准由欧洲运营商和设备商(如爱立信、诺基亚)共同提出,共同享有知识产权,专利基本上是开放的。


但高通表面上提出了一套采用CDMA技术的2G标准,实际上将CDMA专利技术藏在了里头,等于使用该2G标准时,也就踩到了高通的专利。


这种以单一家公司专利而垄断某一标准的行为,照理说不会发生于由各国成员组成的通信标准制定小组里,别的国家与厂商因本身利益冲突,必然会极力反对。


然而,当时2G研究才刚起步,多数厂商的注意力仍在欧洲人所提出的GSM标准上,高通的CDMA技术并没有多少人闻问,反而让高通趁隙而入。


3)更多的地雷:将CDMA演算法整入芯片


高通的最后一步棋,是把CDMA的演算法嵌入集成芯片。其最大特点为整合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电源管理和数模转换等于单一芯片之上,即今天我们称的SoC(System on Chip, 片上系统)。


这样一来,使用高通专利的手机厂商,必须先缴一笔授权费取得专利使用权。在芯片或产品量产后,再依据出货量收取根据产品售价一定比例的费用,平均需缴纳手机销售额5-10%不等的权利金。


这点可是相当的不合理的——屏幕、镜头、机壳等零件全部与CDMA毫不相关,也得被抽销售额的百分比。(难道在手机上镶了块钻石, 利润还得算在高通头上吗?)


那时高通提供了SoC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没SoC整合的技术能力,也只能乖乖挨这一刀。


你设局,也要有人愿意踩。高通专利的高门槛挡住了竞争对手,也挡住了CDMA的迅速市场化,多数运营商还是选择了GSM系统,靠专利使用费养活的高通在美国活的并不好。


此时,高通迎来了一根橄榄枝──来自于韩国政府。


在发展CDMA之前,韩国运营商、手机等通讯设备制造业相当薄弱。1990年11月,高通和电子通信研究院 (ETRI) 签署有关CDMA技术转移协定。


高通答应把每年在韩国收取专利费的20%交给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协助其研究,韩国政府也宣布CDMA为韩国唯一的2G移动通信标准,并全力支持韩国三星、LG 等投入CDMA 技术的商业应用。


韩国不向支持GSM的欧洲靠拢、选择了CDMA作为2G标准,主要是为了低廉的专利优惠,虽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最终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通过发展CDMA,韩国的移动通信普及率迅速提高,短短五年内移动通信用户数达100万,SK电信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通讯设备制造商更是异军突起,三星成为全球首家CDMA手机出口商。


CDMA不仅带动了韩国通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韩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多有人说:“韩国人救了高通”,高通更从此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大公司。


韩国的成功典型,第一次向世界证明了CDMA正式商用的可能性,也让美国一些运营商及设备商对CDMA技术开始恢复信心。


在高通与韩国人赚的钵满盆满笑呵呵的同时,让我们把画面拉回到欧洲这边。


2000年后,2G的速度与容量上限逐渐面临瓶颈,经历了1G到2G眨眼间便大举翻盘的技术变革,各大手机厂商吃了历史教训,个个提心吊胆着准备迎接3G时代。


2、欧美中斗法:三大3G通信标准


3G最大的优点是更快的网速,2G的下载速度约仅9600bps~64kbps,而3G初期的速度则为300k-2Mbps,足足提升了三十倍多。


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实力雄厚的欧洲厂商虽知TDMA难敌CDMA的优势,更难以作为3G核心技术,但谁也不想接受高通霸道的方案。


于是欧洲与日本等原本推行GSM标准的国家联合起来成立了3GPP组织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负责制定全球第三代通信标准。


3GPP小心翼翼地参考CDMA技术,以尽量绕过高通设下的专利陷阱,开发出了原理类似的W-CDMA。


高通赶紧不落人后地与韩国联合组成3GPP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与3GPP抗衡,推出了CDMA2000。


既然你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当然,咱们中国也不能落于人后,硬是搞了一个TD-SCDMA。


谁也不想被高通揩油,所以用CDMA2000的少;TD-SCDMA 只有中国使用;自然,最后的结果是W-CDMA的参与者最多,在三个3G通信标准中最成熟、市场占有率也最高。


不过,因三大通信技术都碰触到了CDMA的底层专利技术,仍无法避免地被高通硬生生啃掉一块利润大饼,高通可谓是3G时代最大的赢家。


不过,真正让高通大赚的,还是源于智能手机的兴起。


3、3G的崛起,从iPhone开始


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通信业界就在呼喊3G,但喊了几年,直到2007、2008年才开始真正普及,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简单,市场没有杀手级的应用,你技术再强大也没有用。反之,高通费尽心思将专利写入标准,但标准没人用,也是只能摊手。


真正让3G火起来的、让高通大赚的,还是源于移动通信设备的革新——智能手机。


一提到智能手机,大家自然就想到了乔布斯,苹果在2007年推出了第一台iPhone,从而推动了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


但想到智能手机这个idea的人并不是乔帮主,他也是从曾经的诺基亚Symbian手机与微软Windows Phone借鉴而来的。


21世纪初,电信业界描绘的3G世界如是说: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设备 (例如PDA),打电话、上网;除了传送语音之外,还可以传送数据、视频、电脑游戏…。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IBM Simon在1994年开卖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机,完全使用触控式键盘,也是第一台以软件应用程序为卖点的手机。


听起来似乎相当熟悉?现今习以为常的场景,二十年前可是个宏大的理想。


3G曾经承载着全球电信业的高度期待,2000年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开始竞标3G牌照和无线频谱拍卖,各家运营商总计投下约900亿美元。德国更是创下了高达458亿美元3G牌照的拍卖纪录。


照理说,高额的投标将来都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欧洲的3G牌照费约是部署系统的3倍,意思是从提供3G所产生的非语音收入 (也就是上网费用),必须是语音的3倍,整个投资才能回本。


在缺乏移动上网的杀手级应用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研发者留下了负债和几近无用的3G牌照就离开了,有些公司还试图与发放牌照的政府打官司。不但后续融资与设备投资举步维艰、股价重挫,也让3G服务无法如期推出。


欧洲电信业一度处于溃败的状态。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以“泡沫的故事”、“一场欧陆大灾难”来形容欧洲3G愿景的幻灭。直到四、五年后,欧洲运营商才逐渐恢复元气,开始建设3G网络。


相较于早早烧完钱、以致于在3G转型上慢了一步的欧洲人,美国运营商由于现有频率占用问题使得发放牌照时间延迟,直到2004年初才能发放3G牌照,这反使美国运营商保有更多余力与资金投入3G网络,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有了完善的3G网络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一部智能手机了。


最早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微软在1996年发布的Windows CE。由于微软在PC操作系统上没有对手,面对全新的移动通信市场仍沿用过去PC操作系统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系统速度缓慢的先天缺陷。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另一方面,英国公司Psion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在1998年合资成立了Symbian公司,研发手机专用的操作系统以抵御来势汹汹的微软。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Windows CE其实仅是精简版的Windows系统, 而Symbian一开始就是为手机而生,稳定度有更出色的表现。


可惜的是,在 1999-2004年间,Symbian在发展上仍然以传统手机功能为主,诺基亚内部的心态总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卖出手机,应用程序只是让手机更好卖。


Symbian也建议过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开发上可以有更多其他的功能,无奈诺基亚就是听不进去。


此景彷若当时的摩托罗拉从模拟向数字手机转型,当时最赚钱、说话最大声的部门是有键盘、好接听的功能手机,触控式屏幕、甚至是最关键的APP生态系并不在Nokia高层的认知中。


在Windows Mobile与Symbian大乱斗,诺基亚依然一家独大的情形下,有一个角色正在偷偷地壮大势力,它的名字叫苹果。


2005年,苹果收购了一家叫FingerWorks的公司,这家公司自1999年起便开始研发手势识别、多点触控等技术,但在当时这样的应用并不为人们所看好,也没人猜到苹果买它来做什么。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苹果要做什么呢?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iPhone1主打的 iTunes Music Store、Safari、Email、Camera 等应用,皆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在简洁优美屏幕上,搭配多点触控屏幕技术,iPhone去除掉了键盘、单以一个 Home键和手指即可操作。


“最好的操作界面,就是我们的手指”,乔布斯在iPhone发布会上强调。


iPhone跨时代的创新并不止于此。


早期在手机中安装APP的方式,都是先从网页上下载、用接线传输到手机,再自行安装。


2008年苹果推出iOS 2,新增了最重要的应用商店 (App Store),可以在该平台上下载安装应用程序,开始了APP生态系统的新时代。


你不会利用手机去推销生态系统,只会利用生态系统去推销手机。Symbian一直在示好并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在 iPhone 发布时, Symbian平台上已有一万多款应用。


然而,Symbian整整花费了7年时间在APP生态系统上所取得的成绩,苹果在发布iOS第一版的一年多后就超越了。


苹果的迅速成功和Symbian的坎坷命运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应用商店。


通过统一平台,苹果帮助使用者更方便地购买应用程序,只能说缺少应用商店是Symbian的一个致命失误──没有资源的人若想自行开发将会非常困难,而开发和维护成本也很高。


尽管智能手机不是苹果发明的,但现在一般认知中的智能手机中所包含的四大功能:


多点触控(multi-touch screen)

手机操作系统(Mobile Operating System)

应用程序下载平台(App Platform)

应用程序(App)


苹果成功地将过往各家大厂尝试的经验整合起来,一战成名。


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是提早10年看到趋势并提早布局,最后在适当时机点推出产品,让市场爆发性成长。


3G的部署与网络速度的提升,早在2005年左右便已完工 (若非欧洲破产重整、美国牌照延迟, 早在2000年时3G技术已确立),同时,移动上网、应用程序(App)、手机操作系统也早已开展。


然而始终像一支蹩脚的足球队一样,缺乏临门一脚,以至于3G用户人数不多,始终无法普及。也因为资源早已备齐,所以才成就了iPhone的成功。


智能手机于2005-2007年间起步,2008-2012年爆发性成长,转折点在于iPhone。智能手机的轰动,也成功拉动3G用户暴增,进而迎来4G更高速上网时代。


4G.由OFDM引发的变局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流量需求上升,W-CDMA随后演进出3.5G的HSDPA、3.75G的HSUPA ,但其中的CDMA技术框架没有改变。而高通CDMA后续演进出的 1x EV-DO,于2001年被接受为3G技术标准之一。


本来照这样发展下去,以CDMA为核心的技术或许有可能一路称霸到4G,可惜事与愿违。


半途中有一号人物,杀进市场将一切计划打乱,这个家伙叫 Intel。

1、Intel的逆袭 – WIMAX


先简单介绍一下授权频谱那点事。1980年代以前,美国所有的无线设备都得经过频谱授权。后来美国通信委员会 (FCC) 将标准放宽,仅限于发射功率较大、容易产生信号干扰的无线设备需经过频谱授权,其他低发发射功率的设备可以使用未授权频谱。


这些未授权频谱早期无人重视,直到IEEE开始进行短距离无线传输的研究。


WiFi设备就是在IEEE的规定下发射功率不能超过100mW,实际的发射功率可能也就在60到70mW。


为了能让各家厂商能根据同一个标准生产兼容的设备,让通讯器材能有互通性,1999年,IEEE分别推出了802.11b与802.11a两种WiFi标准,分别使用 2.4GHz和5GHz频段,彼此标准不相容。


(所以我们才会常常在连WiFi时,看到2.4G和5G两种频段)


2003 年,IEEE引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推出802.11b的改进版802.11g使传输速度从原先的11Mbps提升至54Mbps。


现在我们使用的WiFi主要为802.11n, 与 802.11a、802.11b、802.11g皆兼容,并采用MIMO技术,使传输速度及距离都有所提升,速度甚至可达600Mbps。


OFDM+MIMO技术,解决了多径干扰,提升了频谱效率,大幅地增加系统吞吐量及传送距离。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得WiFi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著版图不断扩大,IT业巨头们开始觊觎起蜂窝移动通信市场大饼——4G。


WiFi标准是IEEE 802.11,IT巨头进军电信业的标准是802.16 ,称作WiMax。


2005年,Intel和诺基亚、摩托罗拉共同宣布发展802.16标准,进行移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的互通性测试。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有Intel领头的WiMax来势汹汹,电信产业这边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OFDM说起来也不是新技术,早在1960年代贝尔实验室发明OFDM后,技术框架约在1980年代便已建立完成。


然而当时能支持OFDM的硬件不成熟,CDMA又由高通领军一时红火,便淘汰在3G标准之外。


简单来说就是CDMA太红,如果 Intel和 IT大厂没有在WiFi上将OFDM技术发扬光大,电信业没有一家注意到早期不被重视的OFDM。


由于WiMax的关系,OFDM才又重新进入电信业和学术界的视野中。


耶!终于可以不用再被高通的CDMA技术揩油了。


OFDM 不但能有效消除多径干扰,复杂度也比CDMA小了很多,相较于CDMA事实上更有优势。


此时,除了高通以外,众家电信巨头都欢乐了起来:终于不用再看高通面子、缴高额的高通税了!


若能有效将4G传输速率提升,又能绕过高通的CDMA专利陷阱,那是大好不过了!3GPP组织立即看风向转向。(承相~起风了~~)


2008年时,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技术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作为3.9G技术标准。


又在2011年提出了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 (LTE-Advanced) 作为4G技术标准,准备把W-CDMA汰换掉,转而采用OFDM。


至于高通这边当然也看到了OFDM的发展前景。


为了不落人后,在2005年WiMax进军移动通信业时,高通耗费了六亿美元,战略性收购了专门研发OFDM技术的Flarion公司。


并在2007年提出了UMB(Ultra-Mobile Broadband) 计划,把CDMA和OFDM、MIMO都整入UMB标准中,想继续维持CDMA的优势。


可惜各家厂商都怕了高通,以前让你一人称山大王四处为虐,现在看你有倾颓之势还不墙倒众人推。


况且全球覆盖率最高的基站正是W-CDMA,因此,各大运营商无不纷纷决定采用LTE-Advanced当作第四代通信技术标准。


UMB因为没人支持而迅速式微了下去,隔年高通就把UMB停掉、宣布加入3GPP的LTE阵营了。


解决了高通这个难缠的对手后,那WiMax呢?


不用3GPP打WiMax,这个阵营就先自己出了乱脚。


既然WiMax是由WiFi演进过来的技术,那么WiMax到底是IT网络还是电信网络?


WiMax论坛 (WiMax Forum) 的组成份子复杂,各怀鬼胎,在毫无共识的情况下产业发展整个乱了套。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电信设备的兼容性。


如同高通败在W-CDMA基站的广覆盖上,LTE可兼容WCDMA,且利用现有基站配套设备,而WiMax基站却要从头建起。


更何况LTE从头到尾就是电信业主导的通信标准,轮不到让Intel这种IT巨头分这块饼。


此时此刻的高通已无法复制3G时代的荣景,4G已经没有再使用CDMA技术了。(不过由于布局广,就算曾经的命脉CDMA被大幅削弱重要性,在OFDM上还是能收很多专利费)


Intel也在2010年宣布放弃WiMax,加入LTE阵营。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5G.改变社会



2G实现从1G的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实现从2G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实现IP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


5G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5G最大的改变就是实现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速率方面:从4G的100Mbps为单位,5G可高达10Gps,比 4G 快达100倍,轻松看3D影片或4K电影。


容量与能耗方面:为了物联网(IoT)、智慧家庭等应用,5G网络将能容纳更多设备连接、同时维持低功耗的续航能力;


低时延方面:工业4.0智慧工厂、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应用,都必须超低时延。


5G的容量是4G的1000倍,峰值速率10Gbps-20Gbps,意味着采用更高的频段,建设更多的基站,并引入Massive MIMO等关键技术。


低时延和大规模物联网连接,意味着网络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就需要网络更加灵活和分布,从而需要基于NFV/SDN向软件化/云化转型,用IT的方式重构网络,实现网络切片。


而虚拟化打通了开源平台,让更多的第三方和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从而在已运行多年的成熟的电信网络上激发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5G是商业模式的转型,也是生态系统的融合。


正如NGMN所定义的:


5G是一个端到端的生态系统,它将打造一个全移动和全连接的社会。5G主要包括三方面:生态、客户和商业模式。它交付始终如一的服务体验,通过现有的和新的用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5G的诞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推动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就要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网优雇佣军

编辑:IPRdaily 赵珍  /   校对:IPRdaily   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1G→2G→3G→4G→5G: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

本文来自网优雇佣军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豆豆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4685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7263.html,发布时间为2017-09-20 08:44:36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