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版权
豆豆7年前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 陈明涛   兰台知产团队律师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王   涵   北京交通大学2016级法学研究生  

原标题: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催化,也对传统版权法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我国版权制度的实际,通过“思想表达二分原则”和“独创性原则”的判断,可以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纳入版权法保护的客体范围,使之具有“可版权性”。


2014年7月,美联社宣布,正式使用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写稿软件Wordsmith平台,自动撰写有关公司财报的新闻,到2015年,其撰写量已达到4300篇。[1]


在国内,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发表了一则名为《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的文章,引发了社交媒体大量转载和讨论。[2]


就在去年的伦敦科幻电影节上,由纽约大学AI研究人员开发的递归神经网络“本杰明(Benjamin)”写出了一部科幻电影。这部时长9分钟的电影名叫“Sunspring”,由《硅谷》男主Thomas Middleditch主演。[3]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可以说,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提出了“创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时代命题,也对传统版权法产生了新的挑战,即这一新型的版权客体能否纳入版权法的客体保护范围,具有“可版权性”?


就版权制度而言,思想表达二分和独创性是可版权性界定的两大基本原则。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回答了版权保护对象的问题,即“是什么”的问题;独创性原则回答了保护对象在满足何种要件时才能受保护的问题,即“怎么样”的问题。两大原则的有机结合和准确运用,共同界定了版权的客体范围。[4]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问题,应在版权立法目的指引下,结合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和独创性原则,进行综合考量。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思想”与“表达”区分


版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不是思想本身,这一基本原则不仅被国际公约所明确,也成为许多国家的内在法。


如《伯尔尼公约》第2(8)条规定,公约的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5]《美国1976年版权法》第102(b)条规定:“不得将对原作品的版权保护延伸至思想、程序、过程、系统、操作方法、概念、原理、发现,不论这些内容在作品中以何种形式阐述、说明、解释或体现。”[6]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6条也规定,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字概念等。[7]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文化传承的根基在于思想传播,任何创作也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之上。


因此,思想与表达二分制度的设立目的就在于,防止思想形成垄断,阻碍创作进步,给创作产业发展让渡空间。假如,授予第一次将思想表达出来的作者以垄断权,那么后人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为避免被诉,就要寻找首次的思想表达者,与之协商,不但提高了创作成本,也降低了创作效率,文化繁荣和创新就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给思想以权利保护,也不具有可行性。如认定思想应受到保护,法官就不得不对每一个思想进行界定,判断该作品与其他作品是否有重叠,进而判断该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思想,这是极为困难的。[8]


问题关键在于,应如何区分思想与表达?


对此,最著名的是抽象标准(abstraction test),由汉德法官在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 一案中确立:“对于任何文学产权来讲,权利不能严格限于文本,否则抄袭者可能通过非实质性的改变来逃避责任……,问题关键点在于被告所拿走的是不是实质部分,当剽窃者拿走的不是文字性部分,而是整个作品的抽象,判决会更加麻烦。对于任何作品,尤其是戏剧作品来说,当越来越多的特定情形被抽出后,会产生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的模式……,但是,在一系列抽象的过程中,会有这样一点,经过这个临界点,版权将不再保护。”[9]


也就是说,越抽象的、越普遍性的,就越接近于思想;越具体的、越特殊性的,就越接近于表达。然而,抽象标准并没有告诉思想与表达的具体界限,更多依赖于法官的直觉,而这一方式普遍认为是目前为止最为合适的。[10]


回归到人工智能创作物是思想还是表达的问题上来,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


一方面,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思想不同于作品的创作思想。在人工智能创作物产生过程中,先由人类工程师设计出“人工智能算法程序”,再由算法创作出作品。这里的“思想”不再是普通创作作品的“人类思想”,而是“算法思想”。


另一方面,普通作品是“直接创作”的过程,即由人类思想到表达的转化过程;而人工智能创作物是“间接创作”的过程,人类思想用于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程序,由算法程序产生“思想”,再转化为表达。因此,不管是设计人工智能的思想,还是算法本身,都无法获得版权法的保护。但是,算法背后的代码呈现,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获得版权保护。


其次,抽象标准用以区分思想与表达,也适用于人工智能创作物。如前所述,思想表达二分原则的制度目的在于防止思想垄断,通过抽象标准将那些抽象的、普遍性内容划归思想,是为了防止阻碍他人创作,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抽象的、普遍性的内容,也不应予以保护。虽然此类内容是机器创作,不属于“人类思想”,但属于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制度中的“思想”范畴,这是由该原则制度目的所决定的。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独创性”判断


通常而言,符合“可版权性”要具备三个要件,即独创性、可复制性和固定性。[11]其中,独创性是可版权性的核心要件,故在此,要对人工智能的独创性进行深入分析。


与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一样,独创性原则作为可版权性的核心要件,在各国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美国1976年版权法》首次明确了独创性标准,该法第102(a)条规定:“本法保护的作品,是指以现在已知或者未来开发的有形形式固定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12]《德国著作权法与邻接权法》(2003年)第2条第2款规定作品应当是“个人的智力创造成果”[13]。《日本著作权法》(2010)第2条第1款规定:“作品是指用创作方法表现思想或者感情的属于文艺、学术、美术或者音乐范围的东西”。[14]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也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独创性”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对其判断标准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英美法系,“额头出汗”标准长期被认为是判断独创性的主要标准。之后,在著名的Feist Publications v.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一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了“独立创作”加“最低限度创作性”的标准,认为作者不仅仅只是收集或者设置信息,而是要求更多勤勉劳动的付出。[15]这一标准成为之后美国版权法中独创性判断的基石。


传统的独创性判断,比如“额头出汗”标准,往往强调创作的主观性,即创作是人脑的主观选择、创新的活动过程,体现为智力劳动成果。然而,独创性原则制度目的在于,防止文学艺术创作的简单重复,使受保护的作品不同于之前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程度判断方面,只能是最低,而不能过高。否则,法官将难以判断“何种程度”才构成独创性,导致作品受保护范围过窄,最终损害创作者利益。


因此,从独创性的制度目的出发,判断标准应当是一个客观比较的过程,适用“最低限度创作性”的标准。


就人工智能创作物来说,强调主观创作过程来判断独创性,很难得出具有独创性结论。以谷歌人工智能作画为例,在输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算法后,人工智能机器运用深度学习功能,能够有效提取参照图片中的信息,在自身程序中进行整理,进而创作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图片。从“图片”到“图片”的过程,是人工智能客观创作的体现,而不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


然而,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独创性判断,如果从客观方面予以强调,结论就会不同,即人工智能创作物与已有作品相比较,不是复制和重复,只要具有最低程度的创新性,就应当给予保护。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与版权法发展总是相伴而生,科技创新促使版权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予以保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出现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催化,也对传统版权法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我国版权制度的实际,通过“思想表达二分原则”和“独创性原则”的判断,可以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纳入版权法保护的客体范围,使之具有“可版权性”。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创作物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进行物化,使得符号化的作品能够被有效识别,此时便具有固定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能为人类自由和有效的利用。



注释:

[1]徐曼:《国外机器人新闻写手的发展与思考》,《中国报业》,2015年第12期。

[2]蒋枝宏:《传媒颠覆者: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3期。

[3]《人工智能能写剧本了还被拍成了9分钟的短片》,网易科技频道,http://tech.163.com/16/0612/14/BPC7KJOA00097U7T.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5月14日。

[4]卢海君著:《版权客体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1页。

[5]《伯尔尼公约》第二条之八。

[6] 17 U.S.C.102(b)(1994) 

[7]《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

[8]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金海军译:《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119页。

[9]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 45 F.2d 119,121 (2d Cir. N.Y. 1930).

[10] SeeAlfred C. Yen ,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 38 Emory L.J. 393,405(1989).

[11]吴汉东、王毅:《著作权客体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2] 17 U.S.C.102(a)(1994)

[13]《德国著作权与邻接权法》第二条之二。

[14]《日本著作权法》第二条之一。

[15] Feist Publications v.Rural Telephone ServiceCo.,499U.S.340(U.S.1991)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陈明涛   兰台知产团队律师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    涵   北京交通大学2016级法学研究生  

编辑:IPRdaily 赵珍  /   校对:IPRdaily   纵横君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关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知识产权人,用户汇聚了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成长型科技企业IP高管、研发人员、法务、政府机构、律所、事务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万产业用户(国内25万+海外30万);同时拥有近百万条高质量的技术资源+专利资源,通过媒体构建全球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获启赋资本领投和天使汇跟投的Pre-A轮融资。

(英文官网:iprdaily.com  中文官网:iprdaily.cn)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人工智能创作物有版权吗?

本文来自IPRdaily.cn 中文网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豆豆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4685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6318.html,发布时间为2017-05-16 11:06:20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