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机构
小知2017-03-28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原标题:【康信小课堂】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当共享单车方便我们出行的同时,此类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风险如何,值得我们一探究竟,现在共享单车们的知识产权情况到底如何呢?


马路上出现的五颜六色单车,正在帮助都市人群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这是什么单车?这是什么商业模式?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1:共享单车


共享经济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硅谷: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是解决最后1公里的出行方案。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次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截至到2016年11月,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2:国内共享单车发展历程


当共享单车方便我们出行的同时,此类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风险如何,值得我们一探究竟,现在共享单车们的知识产权情况到底如何呢?


根据DIInspiro系统查询,截止2017年3月21日,ofo和mobike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有一些知识产权在申请中,其中仍以商标为主,专利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初创互联网企业而言,企业的品牌保护也是会稍先于专利保护。而对于优拜、小鸣、小蓝等共享单车们目前基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3:共享单车公司知识产权概况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根据系统数据查询,mobike所在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请专利32项,商标145项,版权6件。其中,发明申请15项,实用新型12项,外观设计5项,目前专利申请主要涉及电机系统、刹车、防盗以及单车车架的设计等;其中关于“自行车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国际专利申请。可见,mobike发展还是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4:Mobike涉及技术领域


mobike在商标领域,分别在25类、12类等十大类中共注册了“摩拜单车”、“叮叮单车”、“摩拜”、“mobike”、“摩拜单车”图形等共申请商标注册145项。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5:Mobike某一类商标注册申请


mobike版权登记共6项,主要是以单车移动端后台管理、运营管理、数据管理等系统为主。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6:Mobike版权登记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ofo所在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请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1项,专利申请主要涉及车锁识别及开锁系统,该公司专利保护采用集中战略,主要保护共享单车的开锁及识别系统。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7:ofo涉及技术领域


ofo在商标领域,分别在06类、02类、10类、11类等十大类中共注册了“ofo单车”、“ofotechnology”、“ofo”、“共享单车”、“小黄车”等共申请商标注册471项。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8:ofo某一类商标注册申请


ofo版权登记目前有1项,主要针对ofo bicycle系统进行整体登记。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9:ofo版权登记


根据以上数据看出,共享单车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主要还是以商标申请为主,对于核心技术领域ofo主要涉及车锁及开锁系统,而mobike主要涉及电机系统、刹车等系统,两者侧重点和覆盖面有所不同。


通过数据检索过程中发现,对于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如优拜、小鸣、小蓝、骑呗等公司,知识产权数据非常少,并且主要是以商标申请为主,专利和版权数量都为零,未来面临的市场风险将非常大。另外,我们发现像“优拜”、“小鸣”“小蓝”“骑呗”等商标已被一些科技类公司(如上海嘉霸、上海骑即、北京野兽、郑州卓致远等公司)进行抢注,未来单车企业市场一旦扩充,面临非常严峻知识产权风险。


就在近日,我们看到国内手机门禁系统研发商“令令开门”正式向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多项发明专利提起侵权诉讼和行政处理请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已受理此案。如果此次诉讼成功,摩拜单车将被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全国投放的100多万辆mobike将面临停用风险,这将给共享单车们形成巨大的打击。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图10:令令开门涉及技术领域


以上为“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的专利领域,主要涉及移动终端、权限、门禁、二维码等技术领域,企业在门禁领域进行布局,其中涉及现代解锁方法及识别技术,此类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共享经济中。


对于共享单车市场,识别解锁技术将关系到该领域市场的发展,及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共享单车企业们该如何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壁垒和知识产权布局,即将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我们期待共享单车们能够加快步伐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最后几公里的便捷服务。


(注:以上数据来自于DIInspiro 中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系统)


来源:康信知识产权

作者:景颖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IPRdaily.cn LoCo

校对:IPRdaily.cn 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iprdaily@163.com”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用DI看共享单车的知识产权风险

本文来自康信知识产权并经IPRdaily.cn中文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权利人同意,并附上出处与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prdaily.cn/”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15930.html,发布时间为2017-03-28 17:19:42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