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防洪专利

产业
小知2016-07-18
防洪专利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防洪专利


入汛时间早、降雨过程长、江河湖库水位暴涨……超强厄尔尼诺今夏横扫中国,全国各地迎来了1954年以来的最多降雨量。尚未进入7、8月主汛期,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6月30日即宣布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截至6月30日,长江流域内16条河流的25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戒水位,干流部分站点甚至出现超设防水位……流域性大洪水呼之欲出。

  

目前,长江中下游全线超警戒水位。“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长江干流防汛形势目前处于可控状态。”水利部长江委防办副主任陈桂亚分析说,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1998年以后,各地对干流堤防加固加厚,堤防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三峡工程发挥了防洪效益。此次流量为50000立方米/秒的长江1号洪峰入库后,三峡大坝通过拦蓄,削峰19000立方米/秒,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负担;

  

三是三峡工程上游20座水库的有效保障作用。它们与三峡水库合计有36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长江防总对其进行统一调度,中下游得以进一步减负。

  

“相对长江干线坚不可摧,以往不太引人注意的支流反而成为防汛的重点隐患。长江一些支流堤防、民垸,至今普遍没有进行标准建设。”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中小河流应对超标准洪水能力普遍偏弱。在前期持续降雨的影响下,湖泊水库河流的底水已经较高,调蓄能力减弱,未来还可能出现超警洪水,将构成巨大考验。

  

小编以“防洪”为关键词在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搜索,结果显示共计1215项,其中中国实用新型638项,中国发明专利501项,中国台湾专利49项。现举例如下:

  

1、一种防洪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防洪专利


申请号:CN201520619792.0 申请日:2015.08.18

公开(公告)号:CN204959684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分类号:E02B3/10(2006.01)I;E02B3/16(2006.01)I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洪装置,用于安装防洪装置的地面上开设有地面插槽,所述防洪装置包括:立柱和插设于立柱中的防洪板,所述防洪板的板身为平面结构,防洪板插设于立柱中的两端为T型接头,立柱上用于插设防洪板T型接头的位置开设有T型凹槽,该T型接头与T型凹槽相互枢接;将防洪板牢牢固定在立柱上。进一步地,防洪板的板身底端插设于地面插槽中,使得防洪板的衔接更加密封,有效阻挡洪水。

  

2、一种城市用活动防洪坝 发明专利 在审


防洪专利


申请号:CN201510301443.9 申请日:2015.06.04

公开(公告)号:CN10487872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桑尼橡胶有限公司

分类号:E02B7/40(2006.01)I;E02B7/20(2006.01)I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建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用活动防洪坝。它包括防洪板和支撑装置,二者置于凹形槽中,凹形槽一侧设有顶部呈圆锥状的基础支撑架,凹形槽底部及另一侧安装有防洪板托架,凹形槽另一侧顶部呈阶梯状,所述防洪板通过硬连接方式固定在防洪板托架上,防洪板固定端与基础支撑架顶部匹配,防洪板末端卡固于凹形槽阶梯上端,防洪板卡固在凹形槽中与地面齐平,所述支撑装置设于防洪板下部。该城市用活动防洪坝,通过防洪板、支撑装置,配合相应形状的凹形槽,洪水期防洪板竖起抵挡洪水,正常期防洪板则卡固在地面上的凹形槽中,其与地面齐平,不仅美观,且利于维持城市的正常生活,不会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

  

3、杆塔防洪装置 实用新型 有效


防洪专利


申请号:CN201420193961.4  申请日:2014.04.22 

公开(公告)号:CN203769411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同日申请:分案原申请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巴州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E04H12/22(2006.01)I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杆塔技术领域,是一种杆塔防洪装置,包括防洪模具,防洪模具整体呈前后两头尖中间大的梭形,防洪模具的中部内侧有空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定套装在杆塔的支腿外侧的梭形防洪模具,可使山洪发生时作用于防洪模具上,从而避免其直接作用于杆塔的支腿上,在该过程中,山洪将沿前后方向遭遇防洪模具,并从其梭尖处分流,这样可减小山洪对防洪模具瞬时的冲击力,之后山洪将沿其左右两侧外壁流过,从而减缓其整体受到的冲击,可有效避免杆塔因受到强力冲击而倒杆,以及线路断线停电事故的发生。


通过检索这些防洪专利,期盼未来有更多防洪发明创新技术的出现,减少国家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希望以上专利能给您的思路提供灵感和方向。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综合整理

编辑:IPRdaily王梦婷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news_13631.html,发布时间为2016-07-18 17:31:09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