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频遭抢注 国外品牌商标中国路该咋走?

产业
IPRdaily10年前
频遭抢注 国外品牌商标中国路该咋走?
频遭抢注 国外品牌商标中国路该咋走? 【小D导读】

 

国外品牌商标在国内被抢注的现象频频发生,究竟是国人爱钻空子,还是国外商家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国

 

 

继苹果、卡思黛乐、LV、拉菲葡萄酒之后,近日,澳大利亚著名品牌奔富酒庄在我国也陷入了知识产权之争。 国外品牌在我国频遭抢注 在英国古装剧《唐顿庄园》红遍我国之际,电视剧制作商也计划在我国推出包括精装香皂、唇膏、葡萄酒等冠名商品,可是因为相关商标已经被抢注,市场拓展遭遇困境。据了解,此前已经有一批商家先下手为强,申请到了“唐顿”在中国的商标注册权,使得货真价实的英国“唐顿”遭遇商标困境。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一批国内商家正式申请拥有了“唐顿”注册商标权。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抢注的商家得到“唐顿”商标权,意味着英国人费尽心思打造出来的“唐顿”品牌完全为他人做了嫁衣,而获得商标权的商家则可以不费力地借助“唐顿”东风,占尽商机。 知名品牌频频被抢注、国际企业对商标的保护不周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混乱情况,都值得思考。奔富被称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贵族,是澳大利亚红酒的象征。然而,引进国内后,也难逃被抢注的命运。有趣的是,本次抢注“奔富”的正是当时抢注“卡斯特”商标的华裔商人李道之。据了解,李道之是总部在浙江的葡萄酒分销商班提酒业创始人,此前因与法国酒商卡思黛乐争夺“卡斯特”商标而为人所知。李道之现为西班牙国籍。另一持有“奔富”商标权的人是李琛,也在西班牙定居。 根据中国商标网显示,李琛持有以“奔富”名称销售的米酒、威士忌、葡萄酒和其他含酒精饮料(不包括啤酒)的商标权,他于今年3月注册“奔富”商标,使用权为10年。李道之则持有餐馆、酒吧及宾馆的“奔富”商标使用权。“奔富”品牌的拥有者富邑酒业集团近日透露,该公司的中文标识“奔富”被抢注,而在过去的三年,该公司一直用法律手段保证“奔富”品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这起商标纠纷,富邑酒业集团在华相关负责人表示,还需要向总部确认了解,暂不能透露最新情况。 一位葡萄酒营销专家表示,中文商标“奔富”被抢注对奔富自身而言的影响不会很大,但会造成市场混乱,奔富在中国的品牌培育成本也会增加。他透露,除了奔富以外,其实还有好几个知名的澳大利亚、美国的品牌商标都被抢注了,但目前并不是所有国外公司都有反映。而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这种抢注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国际企业对商标保护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周全。 重庆西南商标事务所副所长袁野告诉笔者,国外商标在我国被抢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一些企业觉得有利可图,抢注他人商标后,可以直接利用该商标的良好信誉进行市场开拓,或者抢注商标后,进行商标买卖,索取高额转让费;二是抢注他人商标几乎没有违法成本,最多只是损失一点商标申请费用,即便抢注到的商标被依法撤销,也不必承担其他后果。 企业如何防止商标被抢注 国外企业主动保护意识不足,导致很多国外品牌商标遭抢注。很多企业现在经营什么产品和服务,才在什么产品和服务上注册商标;现在在哪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营活动,才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相应的商标注册。这样就给抢注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袁野表示,如果抢注商标的行为会引发其他法律后果,如影响其商业声誉,导致抢注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受到限制,那么抢注行为就会大幅下降。“企业要想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侵犯,唯一可做的就是借助法律,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企业名称登记,进行域名登记,进行商标的注册。一般来说,企业名称及域名,一经登记,就不会发生变化。”袁野说。 中外企业要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侵犯,商号、注册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域名等就一个都不能少,即对于一个新企业来说,在进行工商注册的时候,既要考虑公司的名称能否用做商标、域名注册,也要考虑包括公司名称在内的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能否申请到外观设计专利,并应在取得公司营业执照的同时办理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域名的注册工作。 跨国商标的保护对策 包括注册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均具有地域性,一般不予跨国保护,但是驰名商标例外。如果是驰名商标,其他企业不但在国内不能注册与之相同的商标,也不能注册与之相近、类似的商标。而且相同、相近、类似的商标不但不能使用于同一类或者相类似的商品上,也不能使用于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 笔者发现,只有非常少的一些英国品牌在中国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导致英国品牌尝试在中国扩展业务的努力受阻。包括约翰·刘易斯、狄克逊、韦特罗斯和塞恩斯伯里等很多品牌在中国已经被一些企业和个人先行注册。他们中有些可能是职业商标抢注者,注册商标是为了向品牌所有者索要转让费。 法律专家认为,在国内,商标被抢注后,最便宜和最简单的方法是注册一个新的商标,通过法律诉讼赢回原有商标名的机会很渺茫。在我国,同一个名字可以注册不同类别的公司,比如,Topshop这个牌子已经在中国音响器材、相机、镜头和眼镜等几个不同领域被注册。 袁野认为,商标被抢注后,一般企业会更换商标或重新注册,这种做法一般见于一些小企业,更换商标的成本比较小;对于大企业,由于重新更换标志的成本较大,一般会选择高价回购,或者通过法律途径争夺商标权。“商标权,从其法律属性来看,属于私权。因此,应由权利人本身采取事前防范,主动构筑商标防火墙的方式来杜绝被抢注。相关管理部门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和职责内,依法行政,而不能超越法律任意执法、主观执法。”袁野表示。 来源:文汇报 整理:iprdaily  赵珍 网站:iprdaily.cn

 

 

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已经开通! 各位D友可添加“IPRdaily”的个人微信号: iprdaily2014(验证申请中请说明具体供职机构+姓名),关注小D可获更多的实务干货分享,定期私密线下活动,更有机会加入细分专业,接地气的知识产权圈实务社区交流群。

 

频遭抢注 国外品牌商标中国路该咋走?   “IPRdaily”是全球视野的知识产权科技媒体,我们报道国内外最新知识产权动态,最新创业公司知识产权部分情报分析,更关注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商业模式,以及资本对本行业投融资信息,我们将客观敏锐地记录、述评、传播、分享知识产权行业的每一天,我们努力利用互联网连接知识产权&未来!     微信订阅号: “IPRdailyIPRdaily|读懂知识产权&未来

 

IPRdaily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3223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3186.html,发布时间为2014-08-14 11:58:27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