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专利感想之克服技术偏见

产业
阿耐8年前
专利感想之克服技术偏见

IPR 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新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专利感想之克服技术偏见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

作者:陈剑聪  专利代理人

投稿原标题:专利感想之克服技术偏见


克服技术偏见在授权确权阶段审查时,能够给判断者或者审查员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审查时就应当同时被考虑。


这是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因为涉及到的案例并不多。在不多的案例中能够认定克服技术偏见成立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有它内在的原因。
   

怎么样的原因呢?要说清楚,首先得知道技术偏见是什么,也就是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然后解析定义,看能演绎出怎样的要件,又可形成或分成怎样的类型,然后找到可能的答案。
   

在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中规定了该技术偏见的含义是:“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某个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某个技术问题普遍存在的、偏离客观事实的认识,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可能性,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的两个定语:“ 普遍存在的、偏离客观事实的”。这两个定语构成了技术偏见的两个要件,即第一要件是,该技术认识应当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的普遍当然不是指一个人或者有限的几个人,所以不是某个发明人说了算,而是放在所属的技术领域里所有技术人员的认识。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现实中没有人知道所有技术人员是怎样的认识。而能代表技术人员的认识可以是教科书、技术辞典或技术手册。因此可以举出教科书、技术辞典、技术手册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来证明相关认识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技术偏见首先是具有类似于公知常识属性的普遍存在。第二个要件是,该技术认识是偏离客观事实的。通俗讲,就是wrong,错误的,该具有公知常识属性的技术认识是错误的。该认识错误不是包含:没有人采用这样的技术手段。认识错误是排斥正确性的,具有阻碍性去认识正确,而没有人采用这样的技术手段是没有排斥正确性和阻碍性,它可能只是正确的认识还没有到来,也可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需求来采用这样的技术手段。
   

因此,克服技术偏见是挑战所有技术人员固有的公知常识式的认识,并且认为其是错误的认识,而且不能有任何人将此认识(认为其是错误的)公知于众,如果有人哪怕仅仅是一个人将此认识在申请日或优先权日前公知于众,也即现有技术中已有此记载和认识,就不是“普遍存在”,哪怕该现有技术除发表者外并没有人实际接触和知晓或者仅仅有极少数人接触和知晓。
   

前面的论述都是从定义出发所作的偏向于理论上的说明,下面通过案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审查指南给出了一个案例:
   

对于电动机的换向器与电刷间界面,通常认为越光滑接触越好,电流损耗也越小。一项发明将换向器表面制出一定粗糙度的细纹,其结果电流损耗更小,优于光滑表面。该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具备创造性。
   

分析该案例,该案例给出了某技术特征必然导致某技术效果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技术偏见。以A表示技术特征,以B表示技术效果,则表示成,如果A→B是错误的(技术偏见),则可能导致的两种结果是正确的(克服技术偏见):-A→B;以及A→-B。即形成了克服技术偏见的两种类型。
   

审查指南克服该技术偏见是采用前者,即采用相反的该技术特征,仍然导致或者更优于该技术效果。
   

克服技术偏见作为辅助判断因素的一种,原先是开始于美国法案Graham提出的四要素之一,后移植于中国的专利审查指南。Graham四要素包括1.现有技术的内容和范围应当被确定;2.现有技术与被审查的权利要求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应当被确定;3.相关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水平应当被确定;4.包括克服技术偏见在内的辅助判断因素。
   

克服技术偏见在授权确权阶段审查时,能够给判断者或者审查员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审查时就应当同时被考虑。而实质上,克服技术偏见它是可以嵌入到专利创造性审查的“三步法”中的第三个步骤,其可以属于相反技术启示的一种。但相反的技术启示不一定就是技术偏见。
   

回到最初的问题,是怎样的原因导致的克服技术偏见成立的案例相当少的。
   

首先,由于技术偏见是具有公知常识属性的普遍存在因素,而且还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非常少见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更多的是依赖于在原有的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技术改进,而非克服原来的错误的技术认识的偏见。其次,这种颠覆性的认识带来的可能是技术性的开拓,但开拓性的发明也并非都是建立在克服技术偏见上。最后,技术偏见本身的认定条件不仅仅是实在层面的,而且是存在层面的,不容易符合两个要件。
   

综上所说的是一些感想,并非是严谨的文章,带有笔者主观的想法和感受。

来源:IPRdaily

作者:陈剑聪  专利代理人

编辑:IPRdaily 彭莹

30位顶尖投资人,50个创新项目,10万人瞩目的又一场知识产权界重大赛事

【知识产权人必用】最权威、最专业、最常用的知识产权官方网站大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2016官方正式版)6.29发布

【独家】中国企业专利评估现状调查

国泰君安证券:下一个风口,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专利代理人就不能有梦想吗?


投稿邮箱:Iprdaily@163.com 

视频业务:王梦婷  微信:AT510AN
        426.cn合作:黄  坤   微信:mrhuang1994

内容合作:董  军   微信:jundongder
 大赛合作:周海峰  微信:feng412813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064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3581.html,发布时间为2016-07-15 09:57:18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