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我们已发送验证链接到您的邮箱,请查收并验证
没收到验证邮件?请确认邮箱是否正确或 重新发送邮件
确定
产业行业政策诉讼TOP100招聘湾区IP动态职场人物国际视野许可交易深度专题活动商标版权Oversea晨报董图产品公司审查员说法官说首席知识产权官G40领袖机构企业专利大洋洲律所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行业
阿耐9年前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IPR Daily,知识产权第一新锐媒体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7/10”。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2015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排行榜中,位列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与手机行业相关,包括中兴、OPPO、华为、小米、奇虎、格力、联想等。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一方面,这足以说明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炙手可热”,另一方面,也表明手机行业正在成为国内专利申请布局的首要“重镇”。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在这7家与手机行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企业中,也非“千篇一律”或“同一面孔”,其中,奇虎360是从软件涉足硬件,联想、OPPO则是手机行业老玩家,从功能机过渡到智能机;中兴、华为则是从企业级通信市场杀入个人通信终端市场,格力则是受“智能家居”理念影响从家电业踏入手机领域;而小米则是抓住智能手机风口的互联网手机厂商代表。


如今,经过几年的竞争和发展,长跑之下更显“耐力”和“底子”的不同,华为与小米之间的关系,从前者“营销跟不上”变为后者“销量被反越”。


事实上,造成小米阶段性被超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利积累上的薄弱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上述7家与手机行业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前十强中,OPPO首次超过华为位居第四,暂排中兴之后,而小米则排在华为之后,位居第六。那么,小米与OPPO相比,两家手机厂商的专利实力谁更强?两者布局的领域或方向又有何异同?


我们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数量、专利内容、专利倾向等多个维度,详细看看小米和OPPO的专利“家底”和“武器库”。


专利规模:OPPO各项指标领先小米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而言,OPPO的各项专利指标要均领强于小米。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发明公布数上,OPPO(4501件)是小米(3495件)的1.3倍;在发明授权数上,OPPO(484件)是小米(168件)的2.9倍;在实用新型数上,OPPO(767件)是小米(198件)的3.9倍;而在外观专利数上,OPPO(199件)比小米(181件)多18件。


必须看到,不论是从成立时间,还是在手机领域从业时间,OPPO要远比小米入行早多年,因此,在专利规模及各项指标上,均强于小米也属正常。


而在销量方面,OPPO的出货量应该远未达到小米的水平,因此,虽然在总体专利实力上OPPO较小米强,但在市场占有或互联网营销方面,小米还有很多值得OPPO学习。


专利内容:OPPO聚焦手机小米布局智能家居


截止2015年12月31日,OPPO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84件发明专利、767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99件外观设计专利。而小米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中,包括168件发明专利、198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81件外观设计专利


但是,聚焦在专利内容方面,两家已获得的授权专利都涉及哪些领域呢?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谁又会更胜一筹呢?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首先,在已获授权发明专利方面,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OPPO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全面涵盖“终端、设备、装置、系统、数据、网络、来电处理、电源、通话处理、耳机、牌照、解锁、导航、验钞、穿衣识别、自拍、旋转、皮肤检测、防偷窥”等诸多应用领域或方向。


其中,以终端(186件)、设备(53件)、装置(143件)等为代表的手机等硬件相关专利占比靠前;以数据(13件)、系统(94件)、来电处理(14件)、通话处理(11件)等为代表的基础技术专利占比不低;而在拍照(14件)、解锁(23件)、自拍(4件)、旋转处理(4件)、皮肤检测(2件)、穿衣识别(1件)、验钞(1件)、防偷窥(1件)等与手机智能应用密切相关方向也有涉足。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主要集中在“装置(120件)、终端(65件)、设备(30件)、系统(25件)、数据相关(11件)、电池(5件)、通话相关(4件)等相关领域。


由此可见,仅从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来看,因为OPPO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很多细分领域的专利规模或数量都强于小米,此外,OPPO的部分专利还注重发挥手机在各个特定应用场景的价值,比如验钞、穿衣识别、防偷窥等等。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在已获授权实用新型方面,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OPPO已经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终端、设备、系统、装置、触摸、显示、相机、触摸、耳机、遥控、防护类、壳、套、盖”等诸多领域,其中,手机应用相关(238件)、终端(175件)、装置(109件)、壳(47件)等与手机及其配件相关专利的占比较高。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涉及“净水、装置、设备、终端、系统、空气净化”等诸多领域,其中,净水处理(69件)专利占比最大,这得益于净水器方向小米生态成员的支撑。


而从总体来看,OPPO和小米都在手机领域积极布局并获得一定规模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中,OPPO更多聚焦在手机应用方向,而小米则侧重智能家居生态布局。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最后,在已获授权外观设计方面,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OPPO已经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所涉领域包括“MP3、MP4、手机、充电器、平板电脑、耳机、电视”等领域。其中,手机(113件)、播放器(12件MP3、9件MP4)等占比较高。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小米已经获得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涉及领域或方向众多,包括手机(45件)、电视(11件)、充电器(11件)、电源(11件)、耳机(5件)、净水器(6件)、净化器(6件)、智能灯(6件)、加湿器、拉杆箱、水质检测、飞行器、平衡车等等。


可以说,OPPO的外观设计专利,基本反映了OPPO过往的从业方向或涉足领域。而小米的外观设计专利情况则勾勒出了“小米家电”或“小米家居”的蓝图。


充电技术:OPPO全面领先于小米


“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广告语,应该算是OPPO贯穿2015年度广告投放始终的口号。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效仿,相继诞生类似乐视“充电5分钟通话3.5小时”等多个版本。


反映在专利布局上,OPPO在充电技术、电池相关领域的专利布局和技术积累是该广告语效果的最大支撑和保证。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截止2015年12月31日,OPPO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与充电技术相关的包括: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23件)、外观设计(3件),另外还有61件发明专利处于已提交申请待授权状态。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截止2015年12月31日,OPPO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与电池技术相关的包括: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32件)、外观设计(1件),另外还有24件发明专利处于已提交申请待授权状态。


显然,从总体规模来看,仅与小米相比,OPPO在充电技术或电池领域的专利积累算比较领先。


发展后劲:OPPO聚焦通信小米志在家居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OPPO已经提交但尚未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来看,全面涵盖“终端、设备、装置、系统、通信、信息、数据、网络、通讯、拍照、指纹、触控、穿戴、手表、充电、电池、电话、空调、眼镜、家居”等诸多方向。


其中,专利量靠前的包括:终端类(2242件)、装置(1952件)、系统(831件)、设备(471件)、显示技术(283件)、图片处理(261件)、信息处理(197件)、拍照(156件)、触摸应用(113件)、通信类(109件)、智能手表(105件)。


由此可见,OPPO对于智能家居并没有全面出击,而是扎牢智能手机或通信领域,同时,依托手机应用筹划进军智能手表市场。


PK专利,国产手机小米、OPPO哪家更强?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小米已经提交但尚未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来看,除去装置(3107件)、终端(778件)等手机相关领域外,同时大量涉足电视、净水器、净化器、电饭煲、窗帘控制、衣柜控制、风扇控制、车辆相关等只能家居应用领域。


显然,通过对OPPO和小米的专利“家底”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到,OPPO相对专注于“个人通信”领域,同时,也对智能家居有所涉猎;而小米虽起步于智能手机,但并不满足只做手机,还是希望依托MIUI系统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而两种技术策略或方向,到底孰优孰劣只能有待市场检验和用户选择。



来源:iDoNews专栏

作者:李俊慧

编辑:IPRdaily 王梦婷

阿耐投稿作者
共发表文章7064
最近文章
关键词
首席知识产权官 世界知识产权日 美國專利訴訟管理策略 大数据 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商标 商标注册人 人工智能 版权登记代理 如何快速获得美国专利授权? 材料科学 申请注册商标 软件著作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 全球视野 中国商标 版权保护中心 智能硬件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躲过商标转让的陷阱 航空航天装备 乐天 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著作权 电子版权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中国专利年报 游戏动漫 条例 国际专利 商标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费用 专利管理 出版管理条例 版权商标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法律和政策 企业商标布局 新商标审查「不规范汉字」审理标准 专利机构排名 商标分类 专利检索 申请商标注册 法规 行业 法律常识 设计专利 2016知识产权行业分析 发明专利申请 国家商标总局 电影版权 专利申请 香港知识产权 国防知识产权 国际版权交易 十件 版权 顾问 版权登记 发明专利 亚洲知识产权 版权归属 商标办理 商标申请 美国专利局 ip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商标 融资 驰名商标保护 知识产权工程师 授权 音乐的版权 专利 商标数据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法 专利小白 商标是什么 商标注册 知识产权网 中超 商标审查 维权 律所 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案例 专利运营 现代产业
本文来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为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11851.html,发布时间为2016-02-03 13:29:53

文章不错,犒劳下辛苦的作者吧

    我也说两句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我要评论
    回复
    还可以输入 70 个字
    请选择打赏金额